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后怎么吃才科学?
文章摘要
讲师:张杰灵,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脏病科四病区主治医师
讲师:张杰灵,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脏病科四病区主治医师
“听说吃人参能补元气,给刚做完手术的家人买点行不行?”“治疗后患者总说没胃口,能不能多吃点甜食开开胃?” 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后,饮食调理成了家属和患者最关心的事 —— 既想通过食物补充营养、加快恢复,又怕选错食物加重肝脏负担,甚至诱发问题。其实治疗后的饮食没有 “神奇补品”,也不是 “越贵越好”,而是要遵循 “护肝优先、营养适配、循序渐进” 的原则,在保护肝脏功能的基础上,逐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今天就来拆解肝细胞癌治疗后科学饮食的具体方法,帮你避开误区,用家常便饭帮身体 “加油”。
核心原则:先护肝再补营养,这 3 个 “优先” 要记住
肝细胞癌治疗后,肝脏可能处于修复期,消化代谢功能较弱,饮食的首要目标是 “减轻肝脏负担”,再谈营养补充,具体要做到 3 个 “优先”。优先选 “低代谢负担” 的食物:比如主食选发酵面食(馒头、发糕)、软烂杂粮(小米、山药),比未发酵的米饭、面条更易消化,肝脏无需过度工作就能分解;优先选 “低脂高蛋白” 的食材:蛋白质是修复身体的关键,但高脂蛋白会增加肝脏代谢压力,所以要选清蒸鱼、鸡胸肉、豆腐等低脂蛋白,每天摄入量控制在 “每公斤体重 0.8-1 克”(比如 60 公斤患者每天吃 48-60 克);优先选 “煮软煮透” 的烹饪方式:蔬菜煮成汤、肉类炖成羹、水果蒸热吃,避免生冷、油炸,减少胃肠道和肝脏的消化负担。
有位患者术后初期吃未煮软的蔬菜,出现腹胀不适,改成蔬菜泥后症状缓解,肝功能恢复也更顺利。记住这 3 个 “优先”,就能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不给肝脏 “添乱”。
要避开的 “饮食雷区”:这 5 类食物坚决不能碰
治疗后的饮食调理,“避坑” 比 “进补” 更重要,以下 5 类食物会直接损伤肝脏或影响恢复,必须坚决避开。第一类是酒精及含酒精的食物:哪怕是料酒烹饪的菜肴、含酒精的饮料,酒精代谢产物乙醛都会破坏肝细胞,治疗后哪怕少量摄入也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第二类是霉变、腌制食物: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是肝细胞癌的明确诱因,腌制食物(咸菜、腊肉)含亚硝酸盐,会加重肝脏解毒负担,尤其肝硬化患者要严格忌口;第三类是高脂高糖食物:油炸食品(炸鸡、薯条)、肥肉、高糖糕点会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诱发或加重脂肪肝,影响肝脏修复;第四类是辛辣刺激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会刺激胃肠道黏膜,还可能间接影响肝脏血液循环,导致肝功能波动;第五类是未经医生允许的补品:人参、鹿茸等滋补品可能含未知成分,部分补品甚至可能影响肝功能,若想进补,必须先咨询主治医生。
有位患者术后偷偷喝了半杯红酒,导致转氨酶升高,耽误了后续复查计划,就是典型的 “踩坑” 案例。避开这些雷区,才能为肝脏修复创造安全的环境。
不同治疗方式的 “饮食适配”:手术、消融、化疗,吃法有差异
不同治疗方式对身体的影响不同,饮食调理也要 “对症调整”,不能一概而论。手术切除或消融治疗后的患者,术后 1-2 天胃肠道功能未恢复,需从流质饮食(米汤、藕粉)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小米粥、鸡蛋羹),1 周后再尝试软食(软面条、清蒸鱼),避免过早吃固体食物引发腹胀;接受化疗的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副作用,饮食要以 “清淡、细软、开胃” 为主,比如用柠檬水、陈皮水缓解恶心,吃凉的软食(酸奶、凉粥)减轻口腔溃疡疼痛,避免过烫、过咸的食物刺激口腔;肝移植后的患者,因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血糖易升高,饮食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同时增加优质蛋白(鸡蛋、牛奶),帮助维持免疫力,还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结果调整饮食。
有位化疗患者因口腔溃疡无法进食,医生建议吃凉的豆腐脑、蔬菜泥,既补充了营养,又减轻了疼痛。根据治疗方式调整饮食,才能更好地应对治疗副作用,加快恢复。
日常饮食 “搭配参考”:3 类家常食谱,简单易操作
很多人不知道 “具体该做什么吃”,这里提供 3 类简单易操作的家常食谱,覆盖早中晚三餐,兼顾营养和肝脏保护。早餐推荐 “小米山药粥 + 蒸蛋羹 + 清炒菠菜”:小米山药粥健脾养胃,蒸蛋羹补充优质蛋白,清炒菠菜(少油)提供维生素,适合术后恢复期;午餐推荐 “软米饭 + 清蒸鲈鱼 + 冬瓜汤”:鲈鱼低脂高蛋白,冬瓜汤利尿消肿,减轻肝脏负担,适合肝功能逐渐恢复的患者;晚餐推荐 “蔬菜鸡肉粥 + 蒸苹果”:蔬菜鸡肉粥易消化,蒸苹果温和不刺激胃肠道,还能补充膳食纤维,避免夜间腹胀。
加餐可以选酸奶、煮玉米、低糖水果(苹果、梨),避免零食、甜点。这些食谱食材常见、做法简单,家属容易操作,患者也容易接受,长期坚持能为身体提供稳定的营养支持。
饮食调理的 “常见误区”:别被这些说法误导
治疗后饮食调理中,很多流传的 “说法” 其实是误区,容易误导患者和家属。误区一:“治疗后要多喝汤补营养”—— 汤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远不如食材本身,且汤中油脂含量高,喝多了反而加重肝脏负担,正确做法是 “汤和食材一起吃”,或撇去浮油后再喝汤;误区二:“肝功能正常就可以随便吃”—— 即使肝功能指标正常,肝脏修复仍在进行中,高脂、高糖食物仍会增加肝脏隐性负担,需长期保持清淡饮食;误区三:“吃‘保肝药’就能抵消不良饮食”—— 保肝药只能辅助肝脏修复,无法抵消酒精、高脂食物对肝脏的损伤,不能依赖药物 “兜底”;误区四:“少吃或不吃主食能减轻肝脏负担”—— 主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长期少吃主食会导致身体能量不足,反而影响肝脏修复,需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主食(约 200-300 克),以软烂为主。
纠正这些误区,才能让饮食调理真正发挥作用,避免 “好心办坏事”。
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后的饮食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身体恢复速度和复发风险。不用追求复杂的食谱或昂贵的补品,只要遵循 “护肝优先、避开雷区、对症调整” 的原则,用家常便饭做好营养搭配,就能为身体恢复提供有力支持。建议每周记录饮食情况,若出现腹胀、肝功能波动等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让饮食调理更精准、更安全。记住,科学的饮食不是 “短期任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健康习惯,只有吃对、吃好,才能为长期生存打下坚实基础。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