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新希望:卵巢癌患者的生育规划指南
文章摘要
讲师:王彬,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肿瘤科主任医师
讲师:王彬,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肿瘤科主任医师
“医生,我还没结婚,治疗后还能怀孕吗?”“我想保留生育能力,治疗方案能调整吗?” 在卵巢癌患者中,尤其是年轻患者,常常会提出这样关乎未来的疑问。卵巢癌治疗可能会对生殖器官和生育功能产生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失去了生育机会。科学的卵巢癌生育规划,能帮助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为未来的孕育保留可能。
先评估:治疗前明确生育需求与身体条件
卵巢癌生育规划的关键第一步,是在治疗开始前就明确自己的生育需求,并由专业医生评估身体条件是否允许保留生育功能。很多患者担心提出生育需求会影响治疗效果,或者觉得 “先治病最重要,生育的事以后再说”,但实际上,尽早与医生沟通生育意愿,才能让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综合考量,为保留生育功能创造条件。
医生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首先是癌症的分期和病理类型,如果是早期、恶性程度较低的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如果癌症分期较晚,或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可能需要切除双侧卵巢、子宫等生殖器官,此时保留生育功能的风险较大。其次是患者的年龄和卵巢功能,年轻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较好,即使治疗对卵巢造成一定影响,恢复生育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而年龄较大、卵巢储备功能本身就较差的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难度会更大。
此外,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其他影响生育的基础疾病。在评估过程中,患者需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生育需求和未来规划,比如是否有结婚、生育的计划,对生育孩子的迫切程度等,以便医生更全面地权衡利弊,制定出既符合治疗需求,又能最大程度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案。
保生育:治疗中这些方法可尝试
如果医生评估后认为患者有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会在治疗方案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常见的方法包括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卵巢功能保护治疗等。
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早期卵巢癌患者。与传统的根治性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子宫、输卵管等)不同,这种手术会尽量保留对生育至关重要的器官,比如只切除患侧卵巢和输卵管,保留健侧卵巢、子宫,或者在严格评估后,对部分患者保留双侧卵巢(需满足严格的适应证)。这样既能切除肿瘤,控制病情,又能为患者保留自然怀孕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后还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监测,确保病情没有复发。
卵巢功能保护治疗则主要针对需要接受化疗的患者。化疗药物可能会损伤卵巢中的卵泡,导致卵巢功能下降甚至早衰,影响生育。为了减少化疗对卵巢的损伤,医生可能会在化疗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这种药物能抑制卵巢功能,让卵巢处于 “休眠” 状态,减少卵泡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降低卵巢早衰的风险。不过,这种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密切监测副作用。
对于病情不允许保留自身卵巢功能,或治疗后卵巢功能已严重受损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辅助生殖技术的提前准备,比如在治疗前冷冻卵子或胚胎。冷冻卵子是将患者的卵子取出后冷冻保存,待治疗结束、身体恢复后,再解冻卵子与精子结合形成胚胎,进行胚胎移植;冷冻胚胎则需要患者有配偶或愿意使用捐赠精子,在治疗前取出卵子与精子结合形成胚胎后冷冻保存。这种方法能为患者保留生育的 “火种”,但同样需要在治疗前尽早进行,且受患者年龄、卵巢储备功能等因素影响,成功率也有所不同。
避误区:这些关于生育的认知要纠正
在卵巢癌生育规划的过程中,患者容易陷入一些认知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决策,甚至错过保留生育功能的机会,需要及时纠正。
误区一:“治疗期间不能提生育,会耽误治病”。很多患者认为,生病后最重要的是治病,生育的事应该放在治疗结束后再考虑,但实际上,卵巢癌治疗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一旦治疗开始,尤其是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或大剂量化疗后,再想保留生育功能就会非常困难。因此,在治疗前就与医生沟通生育需求,才能让医生在制定方案时提前考量,而不是耽误治疗。
误区二:“保留生育功能会增加癌症复发风险”。有些患者担心,保留卵巢、子宫等器官会导致肿瘤残留,增加复发风险。但大量研究表明,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早期卵巢癌患者,规范的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在严格的术后随访监测和辅助治疗(如化疗)配合下,其复发风险与根治性手术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且能有效保留生育功能。关键在于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
误区三:“治疗后怀孕会导致癌症复发”。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治疗后成功怀孕会增加卵巢癌的复发风险,相反,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对某些类型的卵巢癌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过,治疗后怀孕需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测和指导下进行,确保身体已经恢复到适合怀孕的状态,且病情没有复发迹象。一般建议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一段时间(通常为 2-5 年),确认病情稳定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备孕。
术后备孕:这些注意事项要牢记
如果患者在治疗后成功保留了生育功能,且病情稳定,有备孕的计划,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备孕过程安全、顺利。
首先,备孕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妇科检查、卵巢功能评估(如性激素六项、AMH 检测)、子宫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由医生判断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怀孕。如果卵巢功能有所下降,医生可能会给予相应的调理治疗,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受孕几率;如果存在其他影响怀孕的因素,如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薄等,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其次,备孕期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怀孕做好身体准备。饮食上要均衡营养,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轻柔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酒、化学毒物、辐射等,减少对卵子和子宫的不良影响。
另外,备孕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治疗后备孕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如受孕几率较低、需要反复尝试等,容易让患者产生焦虑情绪。但过度焦虑会影响内分泌,进一步降低受孕几率,因此需要学会调整心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或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备孕过程。
最后,怀孕后要进行严格的孕期监测。卵巢癌治疗后怀孕属于高危妊娠,需要在产科和肿瘤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孕期管理,定期进行产检和肿瘤标志物监测,密切关注母婴健康和病情变化。如果孕期出现异常情况,如腹痛、阴道出血、肿瘤标志物升高,等,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措施。
卵巢癌生育规划是一个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综合考量治疗效果和生育需求的过程。虽然治疗可能会对生育功能产生影响,但只要尽早沟通、科学评估、规范治疗,很多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依然有机会实现为人父母的愿望。记住,不要轻易放弃生育的希望,在医生的帮助下,你依然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孕育新的可能。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