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肺癌治疗:从单一疗法到多学科协作的转变

肺癌治疗:从单一疗法到多学科协作的转变

2025-09-18 15:16:14
阅读量:1589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江丰收,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讲师:江丰收,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肺癌,这个长期占据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榜首的疾病,曾让无数患者和家庭陷入绝望。但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肺癌治疗已从传统的单一疗法,逐渐转向多学科协作的精准治疗模式。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更让许多晚期患者看到了长期生存的希望。

传统单一疗法的局限性

在过去,肺癌治疗主要依赖手术、化疗和放疗这“三驾马车”。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切除肿瘤组织来达到根治目的。然而,手术并非万能,对于已经发生转移或患者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手术往往难以实施。化疗则是通过药物杀灭癌细胞,但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严重副作用。放疗则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但同样存在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问题。

更关键的是,肺癌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包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后者又进一步细分为腺癌、鳞癌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肺癌对治疗的反应截然不同,即便是同一类型的肺癌,在不同分期、不同基因特征的患者身上,治疗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单一疗法很难满足所有肺癌患者的治疗需求。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兴起

面对肺癌治疗的复杂性,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应运而生。MDT模式由胸外科、肿瘤科、呼吸内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组成团队,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科室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诊疗效率。

以一位早期肺癌患者为例,在传统模式下,他可能只需要接受胸外科医生的手术建议。但在MDT模式下,影像科医生会通过CT、MRI等先进影像技术,精确分析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支气管的关系,为手术提供详细依据。病理科医生则通过组织活检,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子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胸外科医生会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评估手术的可行性。肿瘤科医生则会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考虑是否需要术前进行靶向或免疫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营养科和心理科医生也会参与其中,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身心挑战。

多学科协作下的精准治疗

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肺癌治疗更加精准化、个性化。医生们不再满足于“一刀切”的治疗方式,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手段组合。

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仍然是首选治疗方法。但与传统手术不同,现代胸外科手术更加微创化、精准化。通过胸腔镜等微创技术,医生可以在不切开胸骨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同时,结合术前的靶向或免疫治疗,医生可以进一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的治疗则更加复杂和灵活。医生们会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基因特征、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例如,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医生会优先选择EGFR抑制剂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精准打击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对于PD-L1高表达的患者,免疫治疗则可能成为首选方案,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革命性免疫疗法的加入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其中,癌症疫苗、CAR-T细胞疗法和TIL疗法等革命性技术更是备受瞩目。

癌症疫苗是一种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预防或治疗癌症的方法。与传统的预防性疫苗不同,癌症疫苗是针对已经发生的肿瘤进行个性化定制的。医生会从患者的肿瘤组织中筛选出特有的新抗原,将这些新抗原“脉冲”到患者自身的树突状细胞上,从而激活T细胞等免疫细胞,精准追杀携带这些标记的癌细胞。这种“私人定制”的疫苗既能精准打击肿瘤,又不伤害正常细胞,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AR-T细胞疗法则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改造成“超级战士”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医生会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它们改造成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的CAR-T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功,如今研究人员正积极探索其在实体瘤中的应用。针对CEA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AR-T疗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TIL疗法则是通过提取患者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和活化后回输到患者体内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这种疗法对于KRAS突变等难治性肺癌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一位KRAS G12D突变的肺腺癌ⅣB期患者在接受TIL疗法治疗后,肿瘤靶病灶在12周内完全消失,评效达到完全缓解(CR),且这一状态持续了18周以上。

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与挑战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肺癌治疗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它整合了各科专家的智慧,通过紧密合作,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全面的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MDT模式还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使患者能够更准确地感知自己的病情,从而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然而,多学科协作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以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决策的及时性。此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更多关注。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患者需要与多个学科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因此,医生们需要更加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帮助他们理解治疗方案和可能的风险,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和配合度。

展望未来:肺癌治疗的新篇章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不断完善,肺癌治疗正迎来新的篇章。未来,肺癌治疗将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综合化。医生们将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手段组合,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随着免疫疗法等革命性技术的不断发展,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肺癌治疗已经从单一疗法时代迈向了多学科协作的精准治疗时代。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医学技术的进步,更体现了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尊重和关怀。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肺癌患者守护生命之光,共创美好未来。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