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胰腺癌姑息治疗方法有哪些?

胰腺癌姑息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11-06 15:12:56
阅读量:3421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庄妍,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讲师:庄妍,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患者坐在诊室里,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期待地问医生:“我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到了需要关注生活质量的阶段,除了控制肿瘤,那些让人难受的症状能不能缓解?姑息治疗具体能做些什么呢?” 很多胰腺癌患者在病程中都会有类似的疑问,尤其是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当治疗重心从 “根治肿瘤” 转向 “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时,姑息治疗就成为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胰腺癌姑息治疗并非单一手段,而是一套涵盖症状管理、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多方面的综合方案,旨在帮助患者在治疗期间少受折磨,更有尊严地度过每一天。

疼痛管理是胰腺癌姑息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缓解患者痛苦的首要任务。胰腺癌引发的疼痛多与肿瘤侵犯神经、压迫周围组织有关,疼痛程度往往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进食和情绪。针对这类疼痛,医生会根据疼痛程度制定分层治疗方案: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中度疼痛可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在增强镇痛效果的同时,控制副作用的发生;重度疼痛则需使用强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阻断疼痛信号传递,有效减轻剧烈疼痛。除了药物治疗,还可采用局部干预手段,比如在影像引导下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路径,从根源上减轻或消除疼痛,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药物止痛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

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胰腺癌患者常因肿瘤压迫胆管、胰腺功能受损等原因,出现黄疸、腹胀、脂肪泻等消化道症状。针对黄疸,若因胆管梗阻导致,可通过内镜下放置胆管支架或进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解除胆管梗阻,让胆汁顺利排出,从而缓解皮肤、巩膜发黄及皮肤瘙痒等症状;针对腹胀,需先明确原因,若是胃肠动力不足所致,可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配合轻柔的腹部按摩,帮助胃肠蠕动;若是腹水过多引起,可在严格评估后进行腹腔穿刺放液,同时补充白蛋白,减少腹水生成。对于脂肪泻,多因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胰酶分泌减少导致,可通过口服胰酶制剂,帮助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减少大便油腻、恶臭等情况,让患者恢复正常的排便规律。

营养支持治疗,为患者维持体力、耐受治疗提供基础。胰腺癌患者常因食欲下降、消化吸收障碍、肿瘤消耗等原因出现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不仅会加重身体不适,还会降低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影响病情恢复。因此,营养支持是姑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进食能力,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若患者仍能少量进食,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每日营养摄入;若患者进食困难或无法进食,可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即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制剂,直接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若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或患者存在肠道功能障碍,则需采用肠外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确保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充足供应。

心理与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胰腺癌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食欲,还会降低其治疗的积极性,甚至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身体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情控制。因此,心理干预是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通过共情式倾听了解患者的内心顾虑 —— 比如对治疗效果的担忧、对家庭经济负担的焦虑等,再针对性地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帮助患者纠正 “疾病等于绝症” 等不合理认知,正确认识疾病的治疗前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还会教授患者简单的放松训练方法,如深呼吸练习、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帮助患者在情绪紧张时自我调节。此外,通过组织病友交流会,让患者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分享治疗经验、倾诉内心感受,获得情感共鸣与支持,这种 “同伴力量” 往往能有效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同时,社会支持也不可或缺,家人、朋友的陪伴与理解是基础 —— 比如家人多花时间与患者聊天、陪伴患者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朋友定期探望给予精神鼓励;护理人员的专业照护也至关重要,从精准执行治疗方案到细致的生活护理,再到日常的心理疏导,都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部分地区的社区还会提供上门护理、心理援助等服务,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便利,这些多维度的社会支持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帮助其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总的来说,胰腺癌姑息治疗围绕患者的症状缓解、营养维持和心理支持展开,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它并非 “放弃治疗”,而是在疾病不同阶段 —— 无论是早期辅助治疗期、晚期稳定期还是终末期,都能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需求和心理状态,提供更贴合需求的医疗照护。比如在晚期患者无法耐受强效抗癌治疗时,姑息治疗会将重点放在疼痛控制、恶心呕吐缓解等症状管理上,同时通过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基本体力,通过心理干预减轻其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治疗模式能让患者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既能减少身体上的折磨,也能获得心理上的慰藉,真正实现 “以人为本”,让患者更有尊严、更有质量地度过每一段时光,这也是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