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家属怎么和胰腺癌患者沟通?

家属怎么和胰腺癌患者沟通?

2025-10-11 10:20:30
阅读量:1562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陈杰,淮南朝阳医院放疗科主治医师

讲师:陈杰,淮南朝阳医院放疗科主治医师

明明前一晚还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 “要温柔跟他说治疗的事”,可一开口就变成了 “你今天必须把药吃了”;想问问他哪里不舒服,话到嘴边却成了 “你怎么又不吃饭”—— 很多家属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越想好好和胰腺癌患者沟通,反而越容易闹得不愉快?其实,和胰腺癌患者沟通,关键不是 “说什么漂亮话”,而是 “懂他没说出口的需求”,避开那些容易让他感到压力或不被理解的沟通方式,让每一次对话都能传递关心,而不是负担。

先说个常见的情况吧,很多家属聊天时总忍不住提 “别人的治疗效果”,比如 “隔壁床老张化疗后指标都正常了,你也要加油”。其实这种话看似在鼓励,却可能让患者觉得 “自己不如别人”,加重心理负担。不如换个角度,多聊 “他自己的感受”,比如 “今天化疗后有没有觉得比上次舒服一点?哪里不舒服咱们及时跟医生说”。把注意力放在患者自身的体验上,而不是和别人比较,能让他感受到你更在乎他的感受,而不是只关注治疗结果,这样沟通起来会更轻松。

还有啊,别总想着 “要回避病情”,就故意不聊治疗相关的事。有些患者心里其实很想知道自己的病情,却怕家属担心不敢问,只能自己瞎琢磨,越想越焦虑。如果医生已经和患者沟通过病情,家属可以主动找机会和他聊聊,比如 “今天医生说你的指标比上次稳一点了,咱们接下来还是按这个方案来,有什么想法你可以跟我说说”。用平和的语气传递客观信息,同时邀请他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让他觉得 “自己也参与到治疗决策里”,减少对未知的恐惧,沟通时也会更愿意敞开心扉。

遇到患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别着急说 “别难过了”“开心点”。你想啊,他正因为身体不舒服或者担心病情而难过,一句 “别难过” 反而像在否定他的情绪,让他觉得 “你不理解我”。不如先陪着他安静一会儿,然后轻轻问一句 “是不是心里很难受?想说说吗”。如果他愿意说,就认真听,偶尔点点头或者说 “我知道你现在不容易”;如果他不想说,也不用追问,递杯温水或者拍拍他的手,让他知道你在身边。有时候,陪伴比说多少安慰的话都管用,也能让后续的沟通更顺畅。

另外,沟通时别总用 “命令式” 的语气,比如 “你必须吃这个”“你现在就得去休息”。胰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因身体受疾病和化疗副作用控制(如恶心呕吐、乏力疼痛),本就容易产生 “失去掌控感” 的焦虑,觉得自己无法主导生活,而命令式的语气会进一步强化这种 “被动感”,让他觉得 “自己的想法不被尊重”“身体和意愿都要受别人安排”,反而容易引发抵触情绪 —— 比如明明知道营养重要,却因为 “被强迫吃饭” 而故意拒绝,甚至产生负面情绪。

不如换成 “商量式” 的表达,把选择的主动权交还给患者,比如患者化疗后没胃口不想吃饭时,可以说 “这个粥煮得软烂,放了你喜欢的南瓜,你要不要尝两口?要是觉得没味道,咱们再加点肉松,或者换碗蔬菜汤也行”;患者因担心病情难以入睡时,可以说 “现在有点晚了,要不要躺下来试试听会儿轻音乐?要是想再坐会儿看看书,我陪你一起,等你困了咱们再休息”。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能照顾到患者的情绪,还能让他感受到 “自己的意愿被重视”“即使生病,依然能决定自己的小事”,从而减少对抗心理,沟通时的配合度也会更高。比如临床中就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一位患者起初抗拒喝营养粉,家属换用商量的语气说 “医生说补充点营养能帮你早点恢复体力,咱们先试喝两勺,要是觉得口感不好,咱们再换别的牌子,好不好?”,患者反而愿意尝试,慢慢接受了营养补充。

还有个小细节要注意,别在患者面前频繁抱怨照顾的辛苦。家属照顾胰腺癌患者确实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 要兼顾患者的饮食、用药、复诊,还要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长期下来身心俱疲,有情绪很正常。但如果总在患者面前说 “我每天照顾你都快累死了”“为了你我都没法上班、没法见朋友了”,会让患者陷入深深的愧疚感,觉得 “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因为自己生病,拖累了家人的生活”,甚至会刻意疏远家属,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生怕再给家人添麻烦。

如果觉得累,可以找其他家人或者朋友倾诉,比如和兄弟姐妹吐槽照顾中的难题,和朋友聊聊自己的压力,通过合理的方式释放情绪;也可以在患者休息时,给自己留一点 “独处时间”,比如听首歌、看会儿剧,短暂放松身心。在患者面前,尽量保持平和的状态,多传递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患者能自主走几步时,可以说 “今天咱们一起慢慢走了十分钟,比昨天多走了两分钟,进步真快,再坚持几天,说不定就能自己去楼下散步了”;患者顺利完成一次化疗时,可以说 “这次化疗你都坚持下来了,特别勇敢,咱们好好休息几天,为下次治疗养足精神”。这样的沟通能让患者感受到治疗的希望,也愿意主动和你分享日常的感受,比如 “今天胃口比昨天好一点了”“刚才听的评书特别有意思”,从而形成良性的沟通循环。

总的来说,家属和胰腺癌患者沟通,核心就是 “多理解、少评判,多倾听、少说教”。不用追求 “完美沟通”,也不用害怕偶尔说错话 —— 胰腺癌患者更在意的是家属的陪伴和尊重,哪怕只是简单的几句家常话,比如 “今天天气挺好的,咱们拉开窗帘透透气吧”“你昨天说的那个电视剧,今天更新了,要不要一起看?”,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让患者感受到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多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发现患者听到某类话题时会沉默或皱眉,下次可以主动避开;如果患者愿意聊某个话题,就耐心倾听,比如患者回忆过去的事情时,别打断,认真听他讲,偶尔回应 “原来那时候还有这样的事”“你那时候真厉害”。通过不断观察和调整,慢慢找到让彼此都舒服的对话节奏,让沟通不再是 “任务”,而是连接彼此、传递支持的桥梁,成为共同面对疾病的重要力量。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