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副反应不必硬扛!肿瘤医生教您科学管理,舒适度过
文章摘要
讲师:毕金玲,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毕金玲,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化疗是不是特别难受?会不会吐得死去活来?头发掉光了怎么办?”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这是我制定治疗方案时,最常面对的担忧。患者和家属对抗癌治疗副作用的恐惧,有时甚至超过了疾病本身。这种恐惧,可能让一些人犹豫不决,甚至放弃有效的治疗。
今天,我想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一个核心观念:治疗副反应,从来都不是必须“硬扛”的关卡。现代肿瘤学早已将“副反应管理”提升到与抗癌治疗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好病,更是要让您尽可能舒适、有尊严地度过治疗期。
请把抗癌之旅想象成一场登山。化疗、靶向、免疫这些治疗是帮助我们登顶的装备和路径,而副反应管理则是专业的后勤保障团队,负责补充体能、处理伤痛、应对恶劣天气。有了强大的后勤,您才能更有力地攀登。
下面,我将针对最常见的几类副反应,为您提供一份实用的“科学管理指南”。
一、 恶心与呕吐:我们有强大的“止吐盾牌”
(一)为何会发生?化疗药物、部分靶向药会刺激大脑的“呕吐中枢”或胃肠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
(二)科学管理策略:防大于治!现在的止吐理念是“预先防护,多重阻断”。我们不再等您吐了再用药,而是在治疗开始前就为您构建“止吐盾牌”。
标准三联/四联方案:对于中高致吐风险的化疗,我们会常规联合使用三类止吐药:
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强力阻断呕吐信号。
NK-1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匹坦):作用于大脑更深层的呕吐中枢,效果持久。
地塞米松(激素):能增强其他止吐药的效果。
必要时加用奥氮平等药物:用于突破性呕吐的救援。
患者自我管理Tips:
饮食:治疗前后几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苏打饼干)。避免油腻、过甜或气味强烈的食物。少食多餐,不要让胃空着,空胃更容易恶心。
环境:保持房间空气流通,避免油烟等异味刺激。
小技巧:含服姜糖、饮用姜茶或柠檬水,对缓解轻度恶心有帮助。感觉恶心时,尝试深而慢的呼吸。
二、 骨髓抑制:严密监测,及时干预
(一)为何会发生?治疗药物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二)科学分项管理: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抗感染防线)
风险: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
医疗措施:
升白针(G-CSF):当白细胞低到一定程度,医生会给您使用“升白针”,像“动员令”一样催促骨髓加速生产白细胞。这是非常常规且有效的处理。
预防性抗生素:在粒细胞缺乏期,医生可能会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患者自我管理Tips:
严防感染: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戴口罩,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注意卫生:食物必须煮熟,水果尽量削皮,不吃生冷食物。
监测体温:一旦体温≥38.5℃(或持续高于38℃),需立即就医,这是可能发生严重感染的信号!
血红蛋白减少(贫血/乏力)
表现:乏力、头晕、心慌、面色苍白。
医疗措施:轻中度贫血可通过加强营养(见下文)改善,重度贫血可能需要输血或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患者自我管理Tips:
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睡眠,活动量力而行,避免劳累。
营养支持: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红肉、动物肝脏、动物血、深绿色蔬菜等。
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
风险:易出血且不易止血。
医疗措施:严重时需输注血小板或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
患者自我管理Tips:
预防出血:用软毛牙刷,避免磕碰、剧烈运动,防止便秘(因用力排便可能导致出血)。
观察迹象:注意皮肤是否有瘀斑、出血点,有无牙龈出血、鼻衄、黑便等,一旦发现及时告知医生。
三、 疲劳乏力:打破“静养”的误区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深刻的、休息无法缓解的疲惫感。
应对核心:适度活动!
为什么?规律的低强度运动(如每日散步30分钟、太极拳、瑜伽)被大量研究证实是缓解乏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改善血液循环,提升肌肉力量,释放“快乐激素”内啡肽,打破“越累越不动,越不动越累”的恶性循环。
如何做?听从身体的声音,不强迫自己,但鼓励自己“动起来”,哪怕只是从卧室走到客厅。
四、 口腔黏膜炎:守住营养摄入的“第一关”
(一)为何会发生?治疗会损伤口腔内快速增殖的黏膜细胞,导致溃疡、疼痛。
(二)科学管理策略:
预防为先:
温和护理:使用软毛牙刷,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
常规漱口:每日多次用生理盐水或小苏打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治疗有方:
止痛:可用利多卡因漱口液在餐前漱口,暂时麻痹黏膜以减轻进食疼痛。
促进愈合:医生会开具康复新液、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漱口液等促进溃疡愈合。
营养支持:进食温凉、细软的流食或半流食(如营养奶昔、蒸蛋羹、烂面条),避免过热、酸辣、坚硬食物的刺激。
五、 腹泻(常见于靶向/免疫治疗)
分级管理:
轻度:调整饮食,避免油腻、乳制品和粗纤维食物。可口服蒙脱石散(如思密达)吸附毒素,保护肠黏膜。
中重度:必须及时就医!医生会使用洛哌丁胺(易蒙停)等强效止泻药,并可能需补液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对于免疫治疗相关腹泻,可能需要使用激素。
六、 皮肤反应(常见于靶向治疗)
如EGFR抑制剂引起的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瘙痒。
管理:
保湿是基础:每日多次涂抹不含香精的温和保湿霜。
防晒是关键:严格防晒,避免日晒加重皮疹。
分级治疗:轻度皮疹可使用外用抗生素(如克林霉素凝胶),中重度需医生介入,可能需口服抗生素或短期外用激素。
贯穿始终的核心:营养支持
吃得好,是耐受治疗的基石。
原则: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
策略:
少食多餐:一日五到六餐,减轻胃肠道负担。
营养强化:在粥、汤中加入肉末、鱼蓉、鸡蛋、蛋白粉。
善用营养补充剂:当进食不足时,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全营养配方粉(如安素、速愈素),它们是高效的能量蛋白质来源。
结语
亲爱的患者和家属们,请彻底抛弃“副反应必须硬扛”的过时观念。您所恐惧的恶心、呕吐、乏力、血象降低……,在今天都有了一整套成熟、科学的应对方案。
您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两个:
积极沟通:及时、准确地向您的医生护士描述您的任何不适。
信任与配合:相信您的医疗团队提供的副反应管理方案,并积极配合。
抗癌是一场需要我们医患并肩作战的战役。您负责保持信心和斗志,我们负责为您扫清治疗路上的障碍,提供最坚实的后勤保障。让我们科学管理,舒适度过,一起更有力量地走向康复的彼岸。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