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文章摘要
讲师:胡骏铎,铜陵市人民医院腹部肿瘤副主任医师
讲师:胡骏铎,铜陵市人民医院腹部肿瘤副主任医师
“身边越来越多人查出结直肠癌,有的年纪还很轻,这让我特别担心自己和家人的肠道健康 —— 到底有没有办法能提前预防?平时该怎么做才能降低患病风险?是不是只有定期检查才有用?” 预防结直肠癌,是很多人关注的健康话题。其实,结直肠癌的预防并非 “无迹可寻”,它分为 “一级预防”(从生活习惯入手避免发病)和 “二级预防”(通过筛查早期发现病变),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高危人群,都能通过科学的方法,从源头降低患病概率,守护肠道健康。
先从 “吃” 入手: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肠道 “负担”。饮食是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的关键因素,合理的饮食调整能直接降低患病风险。日常要做到 “多吃三类食物”:一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玉米)、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芹菜)、水果(苹果、香蕉、猕猴桃),每天摄入膳食纤维总量建议达到 25-35 克,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缩短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减少有害物质刺激;二是优质蛋白质,如鱼虾、鸡胸肉、鸡蛋、牛奶,适量摄入能维持肠道黏膜健康,避免黏膜因营养不足受损;三是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纳豆、泡菜,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毒素产生。同时要 “少吃三类食物”:加工肉类(香肠、培根、腊肉),每周摄入量建议不超过 50 克;高油高脂食物(油炸食品、肥肉、奶油制品),避免肠道脂肪堆积;高糖饮料和甜点,减少肠道菌群失衡风险。一位 50 岁的健康人群,坚持 “多粗粮、多蔬菜、少加工肉” 的饮食原则,每年体检肠道指标都正常,他说:“把健康饮食当成习惯,比吃任何保健品都有用。”
再从 “动” 发力:避免久坐,让肠道 “活跃” 起来。长期久坐不动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规律运动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 75 分钟高强度运动,运动方式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年轻人可选择慢跑、游泳、跳绳等,每次 30-45 分钟;中老年人可选择快走、打太极、跳广场舞等,每次 20-30 分钟。尤其要注意 “避免久坐”,无论是工作还是居家,每坐 1 小时建议起身活动 5-10 分钟,比如散步、拉伸,让肠道蠕动保持活跃。运动能促进肠道血液循环,增强肠道黏膜修复能力,同时帮助控制体重(肥胖是结直肠癌危险因素),一举多得。一位办公室职员,以前每天久坐 8 小时以上,后来养成 “每小时起身活动” 和 “每周 3 次快走” 的习惯,半年后排便更规律,肠道功能明显改善。
纠正 “坏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减少肠道 “损伤”。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会悄悄损伤肠道,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及时纠正这些习惯至关重要。首先是 “戒烟限酒”:吸烟会导致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肠道,损伤黏膜细胞;过量饮酒会产生乙醛,刺激肠道黏膜,建议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 25 克(约 2 两白酒),女性不超过 15 克,最好做到不吸烟、不饮酒。其次是 “规律作息”:长期熬夜会打乱肠道生物钟,影响黏膜修复和菌群平衡,建议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凌晨 2 点后入睡。最后是 “及时排便”:长期憋便会让粪便中的有害物质持续刺激肠道,有便意时要及时排便,养成每天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如晨起或餐后),避免便秘(便秘时粪便停留时间更长,刺激更严重)。一位曾有熬夜、吸烟习惯的人,调整作息并戒烟后,肠道不适症状明显减少,体检时粪便潜血试验也从阳性转为阴性。
高危人群:做好 “精准预防”,更早干预风险。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曾患肠道息肉的人群,属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需要采取 “更严格的预防措施”。首先是 “提前筛查”:普通人群 50 岁开始肠镜筛查,高危人群建议提前到 40 岁(或比家族中患病亲属的确诊年龄早 10 年),筛查间隔缩短到 3-5 年,若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其次是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患者,要规范治疗控制炎症,避免炎症长期刺激肠道;曾患腺瘤性息肉的患者,术后要定期复查,防止息肉复发。最后是 “密切关注身体信号”: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一位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40 岁开始每年做粪便潜血试验,每 3 年做一次肠镜,50 岁时发现 1 个腺瘤性息肉并及时切除,避免了恶变风险。
定期筛查:结直肠癌预防的 “关键防线”,不能忽视。无论是否为高危人群,定期筛查都是预防结直肠癌的 “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的筛查方式有两种:一是 “粪便潜血试验”,操作简单、无痛苦,每年做一次,若结果阳性,需进一步做肠镜;二是 “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肠道内情况,发现息肉或早期肿瘤,建议普通人群每 5-10 年做一次,高危人群每 3-5 年做一次。很多早期结直肠癌和息肉没有明显症状,只能通过筛查发现,比如一位 60 岁的老人,常规肠镜检查发现早期结肠癌,及时手术切除后,5 年生存率超过 90%,若未筛查,等到出现症状时可能已发展为中晚期。因此,不要因 “害怕肠镜” 或 “觉得自己健康” 而逃避筛查,定期检查才能尽早发现问题。
其他预防细节:关注肠道健康,从小事做起。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细节能帮助预防结直肠癌:比如 “多喝水”,每天饮用 1500-2000 毫升温水,能软化粪便,促进排便,减少有害物质停留;“控制体重”,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 18.5-23.9 之间,避免肥胖;“减少精神压力”,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肠道功能,可通过听音乐、旅游、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长期坚持却能为肠道健康 “加分”。
总之,结直肠癌的预防是一个 “多维度、长期坚持” 的过程,从饮食、运动到作息、筛查,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高危人群,只要将预防措施融入日常生活,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不用因 “担心患病” 而焦虑,也不用因 “觉得麻烦” 而放弃,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简单、更有效,守护肠道健康,就是守护未来的生活质量。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