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结直肠癌转移了?
文章摘要
讲师:郑小超,安庆市立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讲师:郑小超,安庆市立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最近总觉得右上腹隐隐作痛,还没胃口吃饭,体重掉了好几斤 —— 不会是结直肠癌转移到肝脏了吧?” 术后随访的赵阿姨,因为身体出现的新症状格外焦虑。结直肠癌治疗后,患者最担心的就是 “转移”,但转移早期往往没有明显信号,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到底该怎么判断结直肠癌是否转移?哪些信号需要警惕?又要通过哪些检查确认?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说清楚,帮大家建立 “早发现、早应对” 的意识。
先说说身体可能出现的 “转移预警信号”,这些信号虽然不是转移的 “专属表现”,但出现后一定要及时排查。最常见的是 “特定部位的疼痛”—— 如果转移到肝脏,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胀痛,有时还会伴随黄疸(皮肤、眼睛发黄);如果转移到肺部,可能会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尤其是活动后症状加重;如果转移到骨骼,会出现骨头疼痛,比如腰痛、腿痛,按压或活动时疼痛更明显,严重时可能导致骨折。之前有个患者术后出现持续腰痛,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后来做骨扫描发现是骨转移,及时做了放疗后疼痛才缓解。不过要注意,早期转移可能没有疼痛,不能靠 “疼不疼” 来判断。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和乏力” 也是重要的预警信号。结直肠癌转移后,肿瘤会消耗身体大量营养,同时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患者在短期内(比如 1-2 个月)体重下降 5 斤以上,还会伴随持续的乏力、精神差,休息后也难以缓解。比如有个患者术后 3 个月,没有刻意减肥却瘦了 8 斤,还总觉得没力气,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肝转移,及时治疗后体重才慢慢稳定。但要注意,化疗、靶向治疗的副作用也可能导致体重下降,需要结合其他信号综合判断。
“排便习惯或症状的异常变化” 也不能忽视,可能提示肠道内复发或转移。比如之前便血、腹泻的症状已经缓解,又突然再次出现,或者症状比之前加重;出现新的肠梗阻症状,比如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这可能是肠道内肿瘤复发或转移导致肠道狭窄引起的。之前有个患者术后 1 年,再次出现便血,肠镜检查发现是肠道内局部复发,及时手术切除后症状消失。所以治疗后如果排便情况有新变化,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不要以为是 “老毛病” 而忽视。
不过要明确:“身体信号只能作为提醒,不能确诊转移,最终要靠专业检查来判断”。临床上常用的检查主要有三类,覆盖了转移的常见部位,能精准发现问题。第一类是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 + 盆腔增强 CT、胸部 CT、MRI、PET-CT 等 —— 腹部 CT 能排查肝脏转移,胸部 CT 看肺部转移,MRI 对肝脏、脑部转移的判断更精准,PET-CT 则能一次性排查全身转移,尤其是微小转移灶。比如有个患者 CEA 升高,但 CT 没发现异常,做 PET-CT 后在肺部发现了 0.5 厘米的微小转移灶,及时做了手术切除。一般来说,怀疑转移时会先做 CT,必要时再做 MRI 或 PET-CT。
第二类是 “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是 CEA 和 CA199,能作为转移的 “间接提示”。如果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突然升高,尤其是持续升高,可能提示转移或复发;如果标志物缓慢升高,也需要警惕。比如有个患者术后 CEA 一直是 3ng/ml,突然升到 25ng/ml,进一步做 CT 发现是肝转移,治疗后 CEA 又降到正常。但要注意,不是所有转移患者都会出现标志物升高,大约有 30% 的转移患者 CEA、CA199 仍然正常,不能只看标志物结果。
第三类是 “病理检查”,是确诊转移的 “金标准”。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灶,比如肝脏有结节、肺部有阴影,需要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癌细胞,才能最终确诊转移。取组织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肝转移可以做肝穿刺活检,肺转移可以做肺穿刺或支气管镜活检,骨转移可以做骨穿刺。之前有个患者 CT 发现肝脏有结节,怀疑转移,做肝穿刺活检后确诊是转移性腺癌,和原发结直肠癌病理类型一致,才确定是转移,之后制定了针对性的化疗方案。
还有一些 “特殊情况” 需要注意:比如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这时候检查会更全面,比如做 PET-CT 排查全身;而治疗后随访的患者,会定期做 CT 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一般每 3-6 个月一次,根据分期调整频率,目的是尽早发现转移。另外,有些转移灶可能长得很慢,一次检查没发现,需要定期复查才能捕捉到变化,比如有个患者术后 2 年,每次 CT 都正常,第 3 年复查时才发现肝脏有转移灶,及时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可能有人会问:“有没有办法提前预防转移,而不是等发现后再处理?” 其实规范的治疗是预防转移的关键,比如早期患者通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中晚期患者术后做辅助化疗,能降低转移风险;同时,治疗后定期随访检查,也是 “早发现转移、早治疗” 的重要手段,能提高转移后的治疗效果。比如肝转移患者如果发现及时,转移灶可以手术切除,5 年生存率能达到 30%-50%,比晚期发现的患者效果好很多。
最后想提醒大家: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预警信号,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自行判断,及时去医院做专业检查才是最稳妥的做法。结直肠癌转移虽然严重,但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很多患者能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甚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关键是要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按时随访检查,和医生保持沟通,这样才能在转移发生时尽早应对,为自己争取更多治疗机会。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