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胃癌患者康复期如何建立康复信心?
文章摘要
讲师:高斌,安庆市立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高斌,安庆市立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看着镜子里比以前瘦了不少的自己,再想到治疗时的辛苦,忍不住会问‘我真的能完全康复吗?以后还能像以前一样生活吗’—— 康复路上总有些时刻,觉得信心像被风吹走一样,该怎么把它找回来,坚定地走下去?” 在转移性胃癌康复期,信心是支撑患者对抗疾病、坚持康复计划的重要力量。但康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可能会因身体不适、复查指标波动、外界负面信息等,让信心反复摇摆。其实,康复信心不用 “一开始就满格”,只要在日常中慢慢积累正向力量,找到属于自己的 “信心来源”,就能一步步筑牢对抗疾病的底气。
从 “微小的身体变化” 中找信心,看见康复的 “小希望”。康复期的信心,往往藏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身体变化里 —— 比如今天比昨天多吃了半碗饭,散步时比上周多走了 5 分钟,睡眠时长增加了 1 小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进步,都是身体在慢慢恢复的信号。可以每天花 2 分钟,在心里或笔记本上记录 “今天的小进步”:“今天没出现腹胀,吃了一碗蔬菜粥”“傍晚散步 15 分钟,没觉得累”。每积累一个小进步,就告诉自己 “我在变好”,这些细碎的正向反馈会慢慢汇聚成 “我能康复” 的信心。一位患者康复初期总觉得 “没变化”,后来开始记录身体变化,发现 “一周内从只能走 10 分钟到能走 20 分钟”,信心一下子足了很多,也更愿意坚持康复计划了。
给自己定 “可实现的康复小目标”,用成就感滋养信心。模糊的 “我要康复” 目标,容易让人因 “看不到尽头” 而失去信心,不如把大目标拆成一个个具体、易实现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信心就会多一分。比如第一阶段目标 “一周内每天吃够三顿营养餐”,第二阶段目标 “两周内每天散步 15 分钟”,第三阶段目标 “一个月内尝试做简单家务(如整理房间)”。每个目标实现后,给自己一点小奖励(比如看一集喜欢的剧、吃一小块低糖水果),让身体和心理都感受到 “努力有回报”。有位患者把 “能自己做饭” 当作目标,从一开始需要家人帮忙洗菜,到后来能独立做一碗面条,每一步进步都让他觉得 “离正常生活越来越近”,康复信心也越来越强。
多接触 “积极的康复氛围”,远离负面信息干扰。康复期的信心很容易被负面信息打击,比如听到 “别人康复后又复发” 的消息,或刷到 “癌症康复很难” 的内容,都会让人陷入焦虑,怀疑自己的康复可能。不妨主动创造 “积极的信息环境”:多和康复状态好的病友交流,听听他们的康复经历(如 “我康复两年了,现在能正常上班”),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得力量;关注正规医院或公益机构发布的康复科普,了解科学的康复知识,避免被谣言或负面案例影响;减少和总是传递负面情绪的人相处,比如少和 “总说你这病好不了” 的人交流,多和鼓励你、支持你的家人朋友在一起。一位患者加入了康复病友群,每天看大家分享 “今天又进步了” 的消息,慢慢觉得 “我也能像他们一样”,焦虑减少了,信心也更坚定了。
让 “支持你的人” 成为信心的 “助推器”,不独自扛下所有压力。康复路上的困惑、自我怀疑,若独自承受,很容易放大焦虑、削弱信心,而家人、朋友、医生的支持,能帮你稳住心态,增强信心。遇到 “我是不是好不了” 的自我怀疑时,跟家人说说感受,他们的安慰和鼓励(如 “你最近状态越来越好,肯定能康复”)会帮你重新看到希望;复查前紧张时,找医生聊聊顾虑,医生的专业解答(如 “目前指标稳定,继续保持就好”)能消除担忧,让信心更扎实;甚至和信任的朋友吐槽 “康复好难”,朋友的倾听和理解,也能让你觉得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减少孤独感带来的信心流失。一位患者每次复查前都很紧张,后来习惯和主治医生聊聊,医生每次都会说 “你的恢复情况比预期好”,慢慢的,他不再害怕复查,对康复也更有信心了。
接受 “康复中的起伏”,不因暂时的挫折否定自己。康复期不会一直 “一帆风顺”,可能会出现 “某天突然没胃口”“散步时比以前累”“复查指标轻微波动” 等情况,这些暂时的起伏很容易让人觉得 “我在退步”,进而失去信心。其实,康复是一个 “前进中有波动” 的过程,偶尔的不适或小挫折,不代表康复失败。遇到这种情况时,先告诉自己 “这是暂时的,会好起来的”,然后分析原因(如没胃口是不是因为天气热,累是不是因为前一天没休息好),针对性调整康复计划(如天气热就做清淡的流食,没休息好就多睡半小时)。调整后若情况改善,就告诉自己 “我能应对挫折,我在进步”;若情况没改善,及时找医生帮忙,避免因独自焦虑而消磨信心。一位患者康复期曾因感冒导致体力下降,觉得 “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后来在家人鼓励下调整休息,感冒好后体力很快恢复,他也明白 “偶尔的起伏很正常”,之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信心就没那么容易动摇了。
总之,转移性胃癌患者康复期建立信心,不是 “一下子就充满力量”,而是 “在细碎的进步中积累,在积极的氛围中滋养,在他人的支持中坚定”。不用因暂时的怀疑而放弃,也不用因别人的负面评价而否定自己,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关注自己的进步,接纳康复中的起伏,就能慢慢建立起 “我能康复” 的坚定信心,带着这份底气,走向更有希望的未来。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