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超声能确诊肝细胞癌吗?

超声能确诊肝细胞癌吗?

2025-09-24 13:54:34
阅读量:1563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何广思,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讲师:何广思,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B 超查出肝上有个 1.5 厘米的结节,医生说‘看着像良性,但不能完全排除肝细胞癌’,难道超声连良恶性都分不清吗?”“我有肝硬化,每次复查都做超声,要是超声能确诊肝细胞癌,就不用再做 CT 了吧?” 在肝细胞癌诊断中,超声因无辐射、便捷成为首选初筛手段,但 “能否仅凭超声确诊” 的疑问始终困扰患者。事实上,超声难以单独确诊肝细胞癌,更擅长 “发现病灶” 而非 “明确性质”,需结合增强影像、肿瘤标志物等综合判断,尤其对微小或复杂病灶,不能仅凭超声下结论。

先给答案:超声不能单独确诊肝细胞癌,更适合 “初筛找病灶”

很多人觉得 “超声能看清结节,就能确诊肝细胞癌”,但临床实践并非如此。超声能显示结节大小、位置、形态和回声,但这些特征并非肝细胞癌专属 —— 低回声结节可能是肝细胞癌或良性增生结节,高回声结节可能是肝血管瘤或高分化肝细胞癌,仅凭超声难以区分。数据显示,单独依靠超声诊断准确率约 60%-70%,远低于 “超声 + 增强 CT/MRI” 的 90% 以上。

有位乙肝患者超声发现 1.2 厘米低回声结节,增强 MRI 显示结节无 “快进快出” 特征,确诊为良性再生结节;另一位患者超声提示 2 厘米高回声结节,结合甲胎蛋白升高至 120ng/ml,增强 CT 证实为肝细胞癌。所以超声是诊断的 “第一步”,但不能单独下结论。

超声的优势:无辐射、便捷,是 “肝细胞癌初筛利器”

虽然超声不能确诊肝细胞癌,但在诊断流程中不可或缺:一是无辐射,适合孕妇、肝硬化等需长期随访人群,即使每年 4-6 次检查也无辐射累积风险;二是便捷快速、性价比高,检查仅 5-10 分钟,费用 100-200 元,适合基层医院普及和社区高危人群筛查;三是可动态观察血流信号,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是否丰富,若出现 “异常滋养血管”,可初步提示恶性可能,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

高危人群筛查中,医生先通过超声排查,发现疑似结节再做增强 CT/MRI;若超声与甲胎蛋白均正常,可暂时排除直径 1 厘米以上的肝细胞癌风险,避免过度检查。

超声的局限性:难以区分良恶性,对微小病灶 “不敏感”

超声的局限性决定其无法单独确诊:一是约 30% 良性结节(如不典型增生结节、肝腺瘤)与肝细胞癌超声表现相似,易误诊漏诊;二是直径<1 厘米的微小肝细胞癌,超声检出率不足 50%,远低于增强 MRI 的 85%,尤其在合并重度脂肪肝时,脂肪组织的高回声会掩盖微小病灶;三是受医生经验和设备分辨率影响大,基层医院超声设备分辨率较低,或医生对早期肝细胞癌特征不熟悉,可能错过细微病变。

有位肝硬化患者,因肝内布满再生结节,超声未发现 1.1 厘米微小肝细胞癌,3 个月后增强 CT 才确诊;而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通过细致观察结节边界和血流,提前发现 1.3 厘米疑似病灶,为后续确诊争取了时间。

超声结合哪些检查能确诊肝细胞癌?“超声 + X” 组合,提升准确率

超声与其他检查结合可大幅提升准确率:“超声 + 增强 CT/MRI” 是常用组合,通过观察结节在动脉期、门脉期的强化特征,区分 “快进快出”(肝细胞癌典型表现)与 “渐进性强化”(良性结节表现),准确率超 90%;“超声 + 肿瘤标志物” 适合初筛,若甲胎蛋白>400ng/ml 或异常凝血酶原升高,即使超声正常,也需进一步查增强影像寻找微小病灶;“超声造影” 是超声的进阶技术,通过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实时显示结节血供动态变化,准确性接近增强 CT/MRI,且无辐射,适合对 CT 辐射敏感或肾功能不全者。

有位患者超声发现 2 厘米结节,增强 CT 显示 “快进快出” 确诊肝细胞癌;另一位肾功能不全患者,无法做增强 CT,通过超声造影发现结节典型恶性血供,确诊为肝细胞癌。

哪些情况适合用超声?这些场景下,超声是 “首选”

以下场景超声是首选:肝细胞癌高危人群常规初筛,每 3-6 个月一次,兼顾安全性与性价比;肝细胞癌术后、消融治疗后的随访,无辐射可动态监测肝内是否有复发病灶;孕妇、儿童或对辐射敏感的育龄期女性肝脏检查,是唯一安全的影像选择;紧急情况下(如突发肝区疼痛)的快速评估,可在床旁开展,判断是否有肝内占位性病变。

超声检查前要注意什么?做好这些准备,提升准确性

超声检查需做好准备:若同时检查胆囊(肝细胞癌可能侵犯胆囊或胆管),需空腹 8 小时以上,避免进食后胆囊收缩、胃肠气体增多干扰图像;若仅检查肝脏,可少量进食清淡食物,但需避免油炸、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穿宽松、无金属扣的衣物,方便暴露腹部,减少探头移动时的阻碍;提前告知医生是否有肝硬化、肝细胞癌病史,或既往肝脏手术史,帮助医生重点观察易发病部位(如肝右叶),避免遗漏。

有位患者因未空腹做超声,胃肠气体遮挡肝脏边缘病灶,导致检查失败,需重新空腹复查;另一位患者提前告知肝硬化病史,医生重点观察肝内结节的边界和血流,及时发现疑似病灶。

超声不能单独确诊肝细胞癌,核心价值是 “初筛发现病灶”,需结合增强 CT/MRI、肿瘤标志物或超声造影等检查,才能明确诊断。但超声无辐射、便捷、性价比高,是肝细胞癌高危人群初筛和治疗后随访的首选手段,在孕妇、肾功能不全者等特定场景下不可替代。建议高危人群将超声作为常规初筛项目,发现疑似结节后,及时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避免仅凭超声下结论或忽视超声的初筛作用。合理搭配检查,才能为肝细胞癌的精准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