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确诊胃癌转移了该怎么处理?

确诊胃癌转移了该怎么处理?

2025-10-11 09:18:29
阅读量:1635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李玉芝,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李玉芝,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当病理报告或影像检查明确写着 “胃癌转移”,很多患者和家属会陷入恐慌,要么急寻 “特效药”,要么放弃治疗。但确诊转移后最关键的是 “冷静按流程诊疗”—— 明确转移部位、身体状态、分子靶点,再匹配合适方案。如今靶向、免疫、局部治疗联合应用,不少患者可长期带瘤生存,理性应对才是正解。

确诊后的处理核心是 “先评估、再治疗、后管理”,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评估为精准匹配方案,治疗控制病情,管理保障疗效与生活质量,做好这三步才能占据主动。

1. 第一步:全面评估病情,为治疗 “精准定位”

确诊后别急着治疗,先搞清楚 “转移部位与范围”“身体耐受度”“分子靶点”,这些直接决定方案选择,盲目治疗效果差且伤身体。

(1)明确转移部位和范围

通过增强 CT、MRI、PET-CT 明确转移器官与病灶数量:

• 寡转移(≤3 个病灶,局限 1-2 器官):如仅肝内 1 个 2cm 病灶,可全身治疗 + 局部治疗(手术、消融),有治愈可能;

• 多器官转移(>3 个病灶或累及 3 器官以上):如肝 + 肺 + 腹膜转移,以全身治疗为主,控制进展。

某患者肝内 1 个 1.8cm 病灶(寡转移),经 “化疗 + 靶向 + 射频消融” 后病灶消失,随访 2 年无复发;另一位多器官转移患者,以 “化疗 + 免疫” 为主,病情稳定 1 年半。

(2)评估身体机能

用 ECOG 评分、肝肾功能等判断耐受度:

• 体力好(ECOG 0-1 分):可选双药化疗、手术;

• 体力差(ECOG 2-3 分):需单药化疗、口服靶向药,避免过度治疗。

72 岁张大爷(体力 1 分)用 “XELOX 化疗 + 曲妥珠单抗”,转移灶缩小 50%;80 岁李奶奶(体力 2 分)口服阿帕替尼,病情可控且无明显副作用。

(3)检测分子靶点

取组织或血液检测 HER-2、Claudin 18.2、PD-L1 等:

• HER-2 阳性(15%-20%):“化疗 + 曲妥珠单抗” 有效率提高 20%-30%;

• Claudin 18.2 阳性(40%):Zolbetuximab 对化疗耐药者有效;

• PD-L1 阳性或 MSI-H(15%-20%):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等)可长期缓解。

王女士(HER-2 阳性腹膜转移)用 “化疗 + 曲妥珠单抗”3 个月,腹水消失;张先生(MSI-H 型)化疗无效后用免疫治疗,病情稳定 3 年。

2. 第二步:匹配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场景选择策略

基于评估结果制定方案,核心原则 “全身控全身,局部清病灶”,不同转移场景策略不同:

(1)肝转移

• 寡转移:2-4 周期全身治疗后,射频消融 / 手术清除病灶,口服药维持;

• 多发转移:全身治疗为主,黄疸时加介入缓解。

某患者肝内 3 个病灶,化疗 + 靶向缩小后消融,维持 2 年稳定;另一位肝内 10 个病灶者,“化疗 + 阿帕替尼” 控制 6 个月无增大。

(2)肺转移

• 寡转移(≤2 个病灶):全身治疗后加立体定向放疗 / 手术;

• 多发转移:全身治疗(化疗、靶向、免疫)为主。

某患者肺内 1 个 2cm 病灶,化疗缩小后放疗,无复发;HER-2 阳性患者用 “化疗 + 曲妥珠单抗”,带瘤生存 3 年。

(3)腹膜转移

先控腹水(中大量需穿刺抽液 + 腹腔灌注化疗),同步全身治疗(化疗、靶向、免疫)。李女士(大量腹水)经灌注 + 全身化疗,2 个月后腹水减少、病灶减轻。

(4)骨转移

放疗(10-15 次)止痛,每月用双膦酸盐防骨折,同步全身治疗。某患者腰椎转移放疗后止痛,配合治疗 1 年无骨折。

(5)多器官转移

全身治疗为核心,对症处理(骨转移加放疗,肝转移黄疸加介入),兼顾病情控制与生活质量。

3. 第三步:做好治疗期间的管理,保障疗效

转移治疗是长期过程,需做好副作用处理、营养支持、定期复查,避免治疗中断。

(1)副作用管理

• 化疗:恶心用止吐药,手足麻木避冷水、可搭配温水泡手缓解,白细胞低用升白针;

• 靶向:皮疹涂激素药膏,高血压用降压药,蛋白尿需每月查尿常规;

• 免疫:腹泻用蒙脱石散,严重反应(如肺炎)暂停治疗加激素,轻度不适多可通过对症处理缓解。

(2)营养支持

以高蛋白(清蒸鱼、鸡蛋羹、豆腐)、高热量(杂粮粥、蒸山药)、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欲差可口服营养制剂(如蛋白粉、全营养粉),王大爷化疗期间每天喝 1 杯蛋白粉 + 1 碗鸡肉粥,顺利完成 6 周期治疗。

(3)定期复查

治疗中每 2-3 个月查影像与标志物,稳定后每 3-4 个月查,新症状(如突发骨痛、腹胀)提前复查,及时调整方案。

4. 常见误区:这些错误别犯

(1)“转移就没救了,放弃治疗”

现有手段多,HER-2 阳性者中位生存期超 2 年,MSI-H 者免疫治疗可活 5 年以上,放弃等于丢机会。

(2)“盲目信偏方,耽误正规治疗”

偏方无科学依据,可能伤肝肾,3-6 个月内病情易进展,错过最佳时机。

(3)“过度治疗,追求根治”

不顾体力强行高强度治疗,易致感染、脏器衰竭,转移治疗目标是 “控进展、提质量”,需量力而行。

5. 实操建议

第一,与医生明确 “转移类型、方案及副作用、预期效果”,避免信息模糊导致焦虑;第二,记录治疗与身体变化(如用药时间、副作用反应),供医生调整方案;第三,复杂病情申请 MDT 会诊,多科室共同制定方案,减少单一判断偏差;第四,获心理与家庭支持,可加入正规病友群交流,或通过冥想、听音乐缓解焦虑,增强信心。

总结来说,确诊胃癌转移是 “规范治疗的新阶段”。通过全面评估、个体化方案、科学管理,不少患者可长期带瘤生存。别恐慌放弃,选正规医院与专业医生,理性治疗,积极心态加科学方法,才能更好控病情、提质量。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