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
文章摘要
讲师:季楚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讲师:季楚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免疫治疗为许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与此同时,它也可能引起一些独特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与我们熟知的化疗副作用不同,它们不是药物直接损伤细胞所致,而是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后攻击正常组织的结果。理解这些反应的特点,学会如何识别和处理,是免疫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能影响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系统,出现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有些在治疗初期就会出现,有些则可能在治疗结束数月后才显现。最常见的反应包括皮肤问题,如皮疹、瘙痒,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或脱屑。消化系统反应也很常见,表现为腹泻、结肠炎,轻者每日数次软便,重者可能达十多次水样便,甚至出现便血。肝脏受损时,患者可能感到乏力、食欲不振,出现黄疸,皮肤和眼睛变黄,小便颜色加深。内分泌系统受影响时,甲状腺功能可能异常,表现为疲劳、怕冷或怕热、体重变化;肾上腺功能不全可能导致低血压、极度乏力。肺部炎症虽然较少见,但需要特别警惕,症状包括干咳、胸闷、气短。其他可能的影响还包括肌肉关节疼痛、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乏力,甚至眼部炎症等。
面对这些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保持警觉,但不必过度担忧。治疗开始前,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血液检查了解基础状况。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至关重要。患者自己也应该养成记录症状的习惯,包括症状类型、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和变化趋势。这些记录在就诊时能为医生提供重要参考。
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是关键。不要因为症状轻微而忽视,也不要擅自用药处理。不同的不良反应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于皮肤反应,轻度皮疹可使用温和的保湿剂,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搔抓皮肤。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温和的沐浴产品。如果出现水疱、脱皮或范围扩大,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外用药膏或口服药物。
腹泻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出现腹泻时,首先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饮用清淡的汤水、口服补液盐溶液。饮食上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香蕉等,避免油腻、辛辣和高纤维食物。记录腹泻次数、性状和伴随症状很重要。如果每日腹泻超过4次,或出现血便、腹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严重的腹泻可能需要暂停免疫治疗,并使用药物控制炎症。
疲劳是免疫治疗期间常见的问题。应对疲劳需要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在精力较好的时段完成重要事务。适当的活动反而有助于改善疲劳,可以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白天可安排短暂的休息。如果疲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告知医疗团队进行评估。
肝脏不良反应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查发现,因此定期复查肝功能很重要。患者可以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疲劳、食欲明显下降、皮肤或眼睛变黄、尿色加深等症状。一旦发现这些迹象,立即联系医生。处理肝脏不良反应通常需要暂停免疫治疗,并使用保肝药物,严重时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
内分泌系统受影响时,症状可能比较隐蔽。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异常疲劳、体重明显变化、怕冷或怕热、情绪改变。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症状包括严重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这些症状容易与其他问题混淆,需要血液检查来确认。一旦诊断,通常需要激素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激素水平。
肺部炎症虽然发生率不高,但需要特别重视。如果出现新发的或加重的干咳、胸闷、气短,特别是在活动后加重,应该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处理肺部炎症通常需要暂停免疫治疗,并使用糖皮质激素,严重时需要住院治疗。
在管理这些不良反应时,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至关重要。患者应该了解可能出现的反应类型,知道哪些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就诊时,详细描述症状的起始时间、严重程度、变化情况,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带上症状记录和用药清单会很有帮助。同时,要如实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保健品和中草药,因为有些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
预防不良反应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平衡。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根据体力状况选择合适的活动。管理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保持心理平衡。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开人群密集场所。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可能几乎没有任何不适,有些人则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反应。这并不代表治疗效果的好坏,只是个人免疫系统的反应特点。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对待可能出现的反应,既不掉以轻心,也不过度焦虑。
在不良反应管理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非常重要。家属可以帮助观察和记录症状,提醒服药,提供情感支持。同时,家属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照顾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更好地支持患者。
医疗团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轻度反应通常可以在门诊处理,通过药物调整和对症治疗来控制。中度反应可能需要更密切的随访,有时需要暂停免疫治疗。重度反应则需要住院治疗,暂停或终止免疫治疗,并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这些决策都是基于专业指南和患者的个体情况。
值得强调的是,大多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都是可逆的,在及时适当的处理下能够得到良好控制。随着医生处理经验的积累,现在对各类不良反应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流程。患者要相信医疗团队的专业能力,积极配合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很重要。了解可能的不良反应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而不是增加心理负担。与其他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交流经验也会有所帮助。许多医院都设有患者支持小组,在那里可以分享经历、获得支持。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管理是一个需要医患共同努力的过程。通过早期识别、及时沟通和规范处理,大多数反应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相关知识,关注身体信号,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合作。这样才能在获得免疫治疗益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顺利完成治疗。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