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结直肠癌怎么综合治疗?

结直肠癌怎么综合治疗?

2025-11-16 21:05:19
阅读量:3245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余忠山,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余忠山,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说要先化疗再手术,之后还要做靶向治疗 —— 这么多治疗手段堆在一起,到底是怎么安排的?综合治疗是不是就是‘所有方法都用上’?” 确诊后的林女士,对着治疗方案清单越看越困惑。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综合治疗” 是高频出现的概念,但很多患者误以为它是 “治疗手段的简单叠加”,不清楚背后的搭配逻辑。其实综合治疗是根据结直肠癌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身体状况,把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科学组合,实现 “1+1>2” 的治疗效果。今天咱们就聊聊,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到底怎么安排,不同阶段有哪些核心组合方案。

先明确综合治疗的 “核心原则”:不是所有手段都要用上,而是 “按需搭配、精准组合”。简单说,早期结直肠癌以手术为主,不需要过多其他治疗;中晚期则需要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配合,有的先手术再辅助治疗,有的先做术前治疗再手术,目的是最大限度清除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比如早期患者可能只需要手术,而晚期患者可能需要化疗 + 靶向治疗,或手术 + 化疗 + 靶向治疗的组合,具体要看病情。

对于 “可手术切除的早期结直肠癌(Ⅰ 期)”,综合治疗的核心是 “手术根治 + 定期随访”,很少需要其他治疗。Ⅰ 期肿瘤局限在肠道内,没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通过手术把肿瘤及周围少量正常组织切除,就能达到治愈效果。比如 Ⅰ 期结肠癌患者做右半结肠切除术,Ⅰ 期直肠癌患者做肠镜下切除或腹腔镜手术,术后不需要化疗、靶向治疗,只需要按计划随访即可。只有极少数特殊情况,比如低分化、有脉管癌栓的 Ⅰ 期患者,医生才会建议术后辅助化疗,降低复发风险,但这种情况占比不到 5%。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Ⅱ-Ⅲ 期)” 的综合治疗,通常是 “手术 + 术后辅助治疗”,部分患者需要 “术前新辅助治疗 + 手术”。Ⅱ-Ⅲ 期肿瘤可能侵犯肠道壁深层或有淋巴结转移,但没有远处转移,单靠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潜在的癌细胞,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比如 Ⅲ 期直肠癌患者,如果肿瘤较大、侵犯范围广,医生会先安排 2-3 个月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让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还能减少术后复发;术后再做 6 个月辅助化疗,进一步清除残留癌细胞。之前有个 Ⅲ 期直肠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从 5 厘米缩小到 2 厘米,手术顺利保留了肛门,术后化疗结束随访 3 年没有复发。

对于 “晚期结直肠癌(Ⅳ 期,有远处转移)”,综合治疗的核心是 “全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为辅”,目的是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晚期患者已经出现肝转移、肺转移等远处转移,无法通过手术根治,治疗重点放在全身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上,同时根据转移灶情况,配合局部治疗(如手术切除转移灶、放疗)。比如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如果肝转移灶局限,会先做化疗 + 靶向治疗,让转移灶缩小,再评估是否能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如果转移灶广泛,则以化疗 + 靶向治疗为主,控制肿瘤生长。之前有个晚期患者,肝肺都有转移,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 6 个月后,转移灶明显缩小,之后做了肝转移灶切除,目前已经带瘤生存 4 年。

综合治疗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加入” 让晚期患者有了更多选择,也需要精准搭配。靶向治疗需要根据基因指标选择,比如 KRAS 野生型患者用西妥昔单抗,BRAF 突变患者可能需要联合 BRAF 抑制剂;免疫治疗则适合 MSI-H/dMMR 患者,有效率能达到 40%-50%。比如有个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基因检测显示 MSI-H,用 PD-1 抑制剂治疗后,转移灶缩小了 60%,目前已经持续缓解 2 年。这些精准治疗手段的加入,让综合治疗的效果大幅提升,很多晚期患者能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综合治疗还需要 “兼顾患者身体状况”,不能盲目追求高强度治疗。比如老年患者或身体虚弱的患者,无法耐受高强度化疗,医生会调整化疗方案,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同时配合副作用管理(如止吐药、营养支持),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副作用。之前有个 80 岁的晚期患者,身体虚弱无法耐受常规化疗,医生给他用了副作用较小的口服化疗药 + 靶向药,同样控制了病情,生活质量良好。所以综合治疗不是 “越强烈越好”,而是要在疗效和患者耐受性之间找到平衡。

可能有人会问:“综合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会不会调整?” 当然会,综合治疗是 “动态调整” 的,医生会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方案。比如晚期患者用某类靶向药治疗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耐药(肿瘤不再缩小甚至增大),会重新做基因检测,看看是否出现新的基因突变,更换其他靶向药或化疗方案。之前有个患者用西妥昔单抗治疗 1 年出现耐药,重新检测发现 KRAS 突变,换成贝伐珠单抗后,肿瘤又得到了控制。

最后想总结一下: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是根据分期、病理类型、基因指标和患者身体状况,科学组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不是简单叠加。早期以手术为主,中晚期手术配合辅助治疗,晚期以全身治疗为主,同时精准使用靶向、免疫治疗。在综合治疗过程中,要和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身体反应,让医生能动态调整方案,这样才能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无论处于哪个阶段,规范的综合治疗都是控制结直肠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