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药物信息汇总
文章摘要
讲师:孙霄艳,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孙霄艳,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药物是重要的 “辅助武器”—— 从化疗药到靶向药,从内分泌药到缓解副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且作用各异。很多患者在用药时会有疑问:“这个药要吃多久?”“副作用怎么应对?”“漏服了该怎么办?” 今天就按治疗用途,汇总早期乳腺癌常用药物的关键信息,包括适用场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帮大家把药物知识梳理清楚,用药时更安心。
一、化疗药物:针对全身微小病灶,按需选择
早期乳腺癌的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术前新辅助治疗,目的是清除全身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转移风险。常用药物可分为几类,用法和注意事项各有不同。
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是基础化疗药,常与环磷酰胺联合组成 AC 方案。这类药物通常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每 2-3 周一次,一个疗程 4-6 个周期。需注意的是,蒽环类药物可能对心脏有潜在影响,用药前和治疗中需定期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同时可能引起脱发、恶心呕吐,医生会提前使用止吐药、护心药预防。
紫杉类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常与环磷酰胺组成 TC 方案,或用于 AC 方案后的序贯治疗。紫杉醇需静脉输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用药前需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多西他赛可能导致手脚麻木、关节疼痛,治疗期间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这类药物同样每 2-3 周一次,疗程根据病情而定,一般 4-8 个周期。
环磷酰胺是常用的联合化疗药,可与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搭配使用。除静脉输注外,也有口服剂型,适合身体耐受度稍弱的患者。口服时需严格按剂量服用,避免漏服;可能引起白细胞降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过低时需使用升白细胞药物。
二、靶向药物:精准打击特定靶点,分类型使用
早期乳腺癌的靶向药物主要针对 HER2 阳性和 BRCA 基因突变两大靶点,用药需严格依据检测结果,不可盲目使用。
HER2 靶向药是临床最常用的类型,包括单克隆抗体类(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和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吡咯替尼、奈拉替尼)。曲妥珠单抗需静脉输注,术后辅助治疗通常需持续 12 个月,低危患者可缩短至 6 个月;可能引起轻微心脏影响,需定期监测心功能。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适合不能耐受静脉输注的患者,每日固定时间服用,需注意避免与葡萄柚、西柚同服,以免影响药效;可能引起皮疹、腹泻,可通过外用药物、止泻药缓解。
BRCA 靶向药(如奥拉帕利、Talazoparib)主要用于有 BRCA 基因突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三阴性或激素受体阳性且复发风险较高的情况。这类药物为口服制剂,每日两次,需长期服用(通常 1-2 年)。常见副作用为贫血、恶心,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贫血严重时需输血或调整剂量;同时需避免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防止出血风险。
三、内分泌药物:长期抑制激素依赖,分人群选择
内分泌药物主要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体内激素水平或阻断激素信号,抑制癌细胞生长,需长期服用(通常 5-10 年),是术后辅助治疗的核心药物。
他莫昔芬适合绝经前、绝经后患者,每日一次,固定时间服用。可能引起潮热、盗汗、子宫内膜增厚,绝经后患者需定期做妇科超声检查;同时可能影响血脂,需定期监测血脂水平。
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仅适合绝经后患者,每日一次,晨起或睡前服用均可。常见副作用为骨密度降低、关节疼痛,需定期检测骨密度,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关节疼痛明显时可通过适度运动、热敷缓解,严重时需调整药物。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主要用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通过抑制卵巢功能,达到 “人工绝经” 效果,通常与他莫昔芬联合使用。这类药物为注射剂,每 28 天注射一次,需持续 2-5 年。可能引起潮热、失眠,可通过调整作息、服用助眠药物缓解;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骨密度,需同步补充钙剂。
四、辅助药物:缓解治疗副作用,提升耐受度
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辅助药物虽不直接抗肿瘤,但能有效缓解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止吐药(如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用于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化疗前 30 分钟静脉输注或口服,效果可持续 24-48 小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便秘,可通过止痛药、缓泻剂缓解。
升白细胞药(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化疗后白细胞降低,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根据白细胞水平调整剂量。可能引起骨痛,可通过服用止痛药缓解,通常停药后症状消失。
皮肤护理药(如比亚芬乳膏、康复新液)用于放疗引起的皮肤干燥、发红、脱皮,每日涂抹 2-3 次,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与刺激性肥皂、化妆品同用,防止加重皮肤损伤。
骨保护剂(如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用于预防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引起的骨密度降低,唑来膦酸每 3-6 个月静脉输注一次,地舒单抗每 6 个月皮下注射一次。需定期监测肾功能,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同时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拔牙、种植牙等有创操作,防止颌骨坏死风险。
五、用药关键提醒:规范使用是核心
无论使用哪种药物,早期乳腺癌患者都需牢记 “规范用药”:严格按医嘱剂量、时间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若漏服药物,需及时咨询医生,不可擅自补服双倍剂量;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及时向医生反馈副作用,以便调整方案;同时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包括中药、保健品),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
这份药物信息汇总可作为用药参考,但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由医生制定。用药过程中若有任何疑问,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才能确保药物发挥最佳效果,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副作用,为早期乳腺癌康复保驾护航。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