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转移了还能做结直肠癌手术?

转移了还能做结直肠癌手术?

2025-09-24 15:57:33
阅读量:1630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何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讲师:何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刚查出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医生却说可以先切了结直肠的原发灶,再处理肝转移 —— 都转移了,手术还有用吗?会不会反而让身体更虚弱?” 拿着检查报告的张叔叔,对着 “手术建议” 满心怀疑。在很多人认知里,结直肠癌一旦出现转移,就意味着 “失去手术价值”,只能靠化疗、靶向治疗维持,但实际情况更复杂:有的转移患者需要手术缓解急症,有的能通过手术配合全身治疗延长生存期,并非所有转移患者都要放弃手术。今天咱们就聊聊,癌细胞转移后到底还能不能做结直肠癌手术,不同转移情况该如何决策。

先明确核心观点:结直肠癌转移后 “不是绝对不能手术,也不是所有转移患者都需要手术”,手术的意义从 “根治肿瘤” 转变为 “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配合全身治疗”。是否需要手术,关键看转移灶的数量与位置、原发灶是否引发急症、全身治疗效果如何,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综合判断。

如果是 “寡转移”(通常指转移灶数量≤3 个,且局限在单一器官,如仅肝转移或仅肺转移),且全身治疗(化疗 + 靶向治疗)后转移灶缩小、稳定,“建议手术切除原发灶 + 转移灶”,能显著延长生存期。这类患者虽然存在转移,但转移灶可控,通过手术清除可见病灶,再配合术后全身治疗,能最大程度减少癌细胞数量,部分患者甚至能实现 “长期带瘤生存”。比如有个结直肠癌伴单发肝转移患者,先做 4 个周期化疗 + 靶向治疗,结直肠原发灶从 5 厘米缩小到 3 厘米,肝转移灶从 4 厘米缩小到 2 厘米,之后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术后继续治疗,目前已随访 5 年没有复发。临床数据显示,这类寡转移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5 年生存率比单纯全身治疗提高 20%-30%。

若转移灶 “广泛且无法切除”(如肝肺多发转移、骨转移),但结直肠原发灶 “引发了急症”(如肠梗阻、大出血、肠道穿孔),即使有远处转移,也 “需要紧急手术”,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广泛转移时,手术无法清除所有癌细胞,但原发灶引发的急症靠全身治疗无法快速缓解 —— 比如肿瘤堵塞肠道会导致剧烈腹痛、无法排便排气,甚至引发肠道穿孔、腹腔感染;肿瘤侵犯血管会导致大量便血,短时间内造成贫血休克。此时手术的目的是 “姑息性切除原发灶” 或 “做肠道造瘘”,解除急症危机,为后续全身治疗争取时间。比如有个结直肠癌伴肝肺多发转移患者,突然出现肠梗阻,腹痛难忍、无法进食,紧急手术切除结直肠原发灶后,肠梗阻缓解,术后 2 周再继续做化疗 + 靶向治疗,又存活了 2 年多。

对于 “广泛转移且无急症” 的患者,通常 “不建议立即手术切除原发灶”,而是以 “全身治疗为主”,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控制肿瘤生长。此时手术无法切除所有转移灶,反而会增加身体创伤,影响患者对后续全身治疗的耐受性,甚至可能加速病情进展。医生会通过全身治疗缩小转移灶和原发灶,若治疗效果显著(如转移灶减少到可手术范围),再重新评估手术可能性。比如有个患者确诊时肝肺都有多发转移,先做 6 个周期化疗 + 贝伐珠单抗,转移灶减少了 70%,原发灶也明显缩小,之后手术切除原发灶和部分转移灶,术后继续治疗,病情稳定了 3 年。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转移灶进展缓慢,但原发灶持续存在且有出血风险”,也 “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原发灶”,减少局部并发症。比如有的患者结直肠癌伴骨转移,骨转移灶通过放疗控制稳定,但结直肠原发灶反复出血,导致贫血,此时切除原发灶能解决出血问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因长期贫血影响身体状态和后续治疗。比如有个患者就是这种情况,切除原发灶后,贫血症状缓解,能更好地耐受骨转移的后续治疗。

不过,若转移患者 “身体状况极差”(如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衰竭),即使有手术指征,也 “不建议强行手术”。这类患者无法耐受麻醉和手术创伤,手术风险远大于获益,治疗重点应放在 “全身治疗控制肿瘤 + 对症支持治疗”(如止痛、营养支持)上,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为主要目标。比如有个 85 岁的患者,结直肠癌伴肝转移,同时合并严重肺气肿,医生评估后认为无法耐受手术,通过口服化疗药 + 靶向治疗控制肿瘤,同时用营养支持改善体力,带瘤生存了 1 年半。

可能有人会问:“转移后手术风险是不是比早期高很多?” 确实,转移患者大多经历过或正在接受全身治疗,身体基础条件较差,手术并发症(如感染、出血、麻醉意外)发生率比早期患者高 10%-15%。但医生会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比如选择创伤更小的腹腔镜手术,术后加强护理和营养支持,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比如有个转移患者,术前做了 3 个月化疗,身体略显虚弱,医生调整手术方案为腹腔镜下姑息性切除,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患者 1 周就顺利出院,没有出现并发症。

还要注意,转移后手术 “大多是姑息性或辅助性的”,不能替代全身治疗。即使做了手术,术后也需要继续做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控制残留的癌细胞,延缓复发和转移。比如有个转移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后,没有按时做术后辅助治疗,半年后就出现了新的肺转移,治疗难度大幅增加。所以转移后手术只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能认为 “做了手术就万事大吉”。

最后想总结一下:结直肠癌转移后仍有可能做手术,寡转移且全身治疗有效者可手术切除病灶,有急症者需紧急手术缓解危机,广泛转移无急症者优先全身治疗,身体极差者不建议手术。转移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关键看病情是否需要、身体是否耐受。确诊转移后,不要盲目拒绝手术或强求手术,要和主治医生、外科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体化方案,让手术(如果需要)和全身治疗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