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更健康:卵巢癌治疗后的运动指南
文章摘要
讲师:程静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程静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清晨的小区花园里,王阿姨慢慢走着,双手轻轻摆动。几个月前,她还因为卵巢癌治疗后浑身乏力,连下床都觉得费劲,更别说出门运动了。那时她总觉得 “养病就得躺着”,可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医生建议她适当运动,一开始她还犹豫,担心运动伤身体,没想到坚持一段时间后,不仅体力好了很多,睡眠质量也提高了。其实,科学的卵巢癌治疗后运动,不仅不会伤害身体,还能成为康复路上的 “助推器”。
运动前:做好评估,选对时机
卵巢癌治疗后运动不是 “想动就能动”,在开始运动前,最重要的是做好身体评估,选对合适的时机。刚结束治疗时,身体还比较虚弱,可能存在贫血、免疫力较低等情况,这时不适合立即开始运动,需要先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一般来说,当体力逐渐恢复,比如能正常下床活动、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或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时,可以考虑开始运动。但具体何时开始,最好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你的治疗方式、恢复情况等给出专业建议。比如接受过腹部手术的患者,需要等伤口完全愈合、腹部不适症状消失后,再逐渐开始运动;而化疗后白细胞水平较低的患者,则需要等白细胞恢复正常后,再进行轻度运动。
运动前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自我评估,比如感觉自己的精力如何,能否连续走 10 分钟不觉得累,睡眠和食欲是否正常。如果这些都没问题,就可以从轻度运动开始尝试;如果仍感觉乏力明显,就需要再休息一段时间,不要勉强自己。
运动选择:从轻度开始,循序渐进
卵巢癌治疗后运动的关键是 “循序渐进”,刚开始要选择轻度的运动方式,随着体力的恢复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适合初期尝试的运动有散步、慢走。这种运动方式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装备,在小区、公园就能进行。刚开始可以每天走 10-15 分钟,速度放慢,以不觉得累为原则。比如王阿姨刚开始散步时,每天只走 10 分钟,走一会儿就停下来歇一歇,坚持一周后,感觉体力好了一些,就逐渐把时间增加到 20 分钟,速度也稍微加快了一点。
除了散步,还可以尝试轻柔的拉伸运动,比如坐在椅子上做手臂拉伸、腿部拉伸,或者躺在床上做简单的翻身、抬腿动作。这些运动能帮助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治疗后可能出现的肌肉僵硬、肢体酸痛等不适。拉伸时动作要缓慢、轻柔,不要用力过猛,每个动作保持 5-10 秒即可。
随着体力进一步恢复,可以尝试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瑜伽、太极、游泳等。瑜伽和太极动作缓慢柔和,能帮助调节呼吸,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游泳是全身性的运动,对关节的压力较小,适合身体恢复较好的患者。但进行这些运动前,最好在专业教练或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避免受伤。
运动注意:关注身体信号,避免误区
在卵巢癌治疗后运动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一旦出现不适,就要立即停止运动,休息调整,不要硬撑。常见的不适信号包括头晕、心慌、气短、恶心、腹痛等,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运动强度过大,或者身体还没准备好,需要适当减少运动时间或降低运动强度。
还要避免一些运动误区。比如不要认为 “运动越多越好”,过度运动反而会消耗体力,影响身体恢复,甚至可能导致疲劳、免疫力下降;也不要因为担心运动伤身体就完全不运动,长期卧床不动会导致肌肉萎缩、血液循环不畅,反而不利于康复。
运动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最好避开饭后立即运动,以免影响消化;也不要在天气恶劣时户外运动,比如高温、寒冷、下雨下雪天,这时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简单的运动,比如在客厅里慢走、做拉伸。运动时还要注意穿着舒适的衣服和鞋子,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确保运动安全。
另外,运动要坚持规律进行,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运动,比如早上起床后半小时,或者晚饭后一小时,形成习惯后更容易坚持。王阿姨就是每天早上吃完早餐后,固定去小区散步,慢慢就成了习惯,即使偶尔感觉有点累,也会稍微减少时间,而不是完全停止。
特殊情况:根据自身状况调整
每个患者的治疗方式、恢复情况不同,卵巢癌治疗后运动的方案也需要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调整,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接受过盆腔放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盆腔肌肉紧张或不适,运动时要避免对盆腔造成过度压迫,尽量选择对盆腔压力小的运动方式;有骨质疏松风险的患者,要避免进行跳跃、奔跑等可能导致骨折的运动,选择散步、瑜伽等温和的运动。
如果存在其他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运动时还要考虑这些疾病的影响。比如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要注意控制血压,避免运动后血压急剧升高;糖尿病患者要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运动,避免空腹运动,防止低血糖。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持续的不适,或者对运动方案有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运动计划。不要自己盲目调整运动方式或强度,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卵巢癌治疗后运动不是一项 “任务”,而是一种有助于康复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力、改善身体机能,还能缓解焦虑情绪,让心情更加愉悦。只要选对时机、选对方式,循序渐进、坚持下去,就能在运动中感受到身体的变化,为康复之路增添更多力量。记住,适合自己的运动才是最好的运动,不必和别人比较,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前进就好。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