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 EGFR 突变肺癌误区要避开!
文章摘要
讲师:吴昊,安庆一一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吴昊,安庆一一六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一、误区一:“查出突变就等于没救了”—— 别被 “突变” 吓破胆
说真的,现在大家一听到 “基因突变”“癌症” 这些词,第一反应往往跟听到 “暴风雨要来了” 似的,下意识就觉得天要塌了。尤其是查出 EGFR 突变肺癌,不少人直接就陷入绝望,觉得这病根本没法治,干脆放弃治疗。之前碰到过一位患者,刚拿到报告就哭着说 “治不好了,不如回家等着”,后来经过详细解释和规范治疗,现在已经能正常接送孙子上学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完全不是!要知道,EGFR 突变其实是肺癌诊疗里的一个 “重要信号”,它可不是 “死刑判决”,反而更像是给医生指了一条明路。现在针对这种突变类型,有很多专门的治疗手段,能精准针对突变的 EGFR 发挥作用,控制肿瘤生长。很多患者在规范治疗后,不仅症状能得到缓解,生活质量也能保持得不错,甚至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好几年。所以别再被 “突变” 这两个字吓住了,查出问题先冷静,跟医生好好沟通才是正经事。
二、误区二:“只要吃靶向药,就不用管其他治疗了”—— 别把靶向药当 “万能神药”
讲真,靶向药的出现确实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有些人就把它当成了 “万能神药”,觉得只要吃上靶向药,就万事大吉,不用再做检查、不用配合其他治疗,甚至连医生的叮嘱都抛到脑后。之前有位大叔,吃靶向药效果挺好,就偷偷把复查抛到一边,结果出现耐药了都没及时发现,耽误了调整方案的最佳时机。这种想法可太危险了,跟 “以为靠吃一种药就能治好所有病” 一样不切实际。
靶向药虽然有效,但它也有自己的 “脾气”。长期服用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的情况,也就是说药物慢慢不管用了。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做检查,让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可能会换用其他靶向药,或者结合化疗、放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而且在吃靶向药期间,定期复查也很重要,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比如皮疹、腹泻等,尽早采取应对措施。所以千万别把靶向药当成 “独角戏演员”,它也需要和其他治疗、定期检查配合,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三、误区三:“家里有人得这病,我肯定也会得”—— 别被 “遗传” 绑住手脚
不得不说,很多人对 “遗传” 的理解都有点走极端,就像知道家里有人过敏,自己就觉得一定会过敏一样,看到家族里有 EGFR 突变肺癌患者,就认定自己早晚也会得这病,整天忧心忡忡,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受影响。邻居家的李阿姨,因为姐姐得了这病,每天都焦虑得睡不着,总觉得自己肺部有问题,频繁去医院做检查,反而影响了正常生活。
但实际上,遗传因素确实会增加患病风险,但它绝对不是 “决定性因素”。就像有的人天生容易晒黑,但只要做好防晒,也能保持皮肤白皙一样,即使有家族史,只要在生活中做好预防 —— 比如不吸烟、避免接触污染空气、定期做肺部检查,就能大大降低患病的概率。而且就算真的出现肺部异常,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治疗效果也会好很多。所以别再被 “遗传” 绑住手脚,与其整天担心,不如从现在开始做好健康管理,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四、误区四:“症状消失就是病好了,能停药了”—— 别把 “好转” 当成 “痊愈”
有不少患者特别 “心急”,吃了一段时间靶向药,咳嗽、胸闷这些症状消失了,去检查发现肿瘤也缩小了,就觉得自己的病已经 “痊愈” 了,偷偷把药停了,想着 “病好了还吃药干嘛,浪费钱还伤身体”。之前有位患者就是这样,停药三个月后病情复发,肿瘤比之前还大,后悔得不行。这种做法简直是 “在悬崖边上跳舞”,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
症状消失、肿瘤缩小,说明治疗有效果,但这并不等于 “病完全好了”。肿瘤细胞可能还在身体里 “潜伏” 着,只是暂时被药物压制住了。如果这时候突然停药,就像把压制住 “敌人” 的兵力撤走一样,肿瘤细胞很可能会卷土重来,而且可能会比之前更 “凶猛”,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加重。所以就算感觉好转,也一定要遵医嘱继续服药、定期复查,什么时候能调整药量、能不能停药,都得听医生的,可别自己做决定。
五、误区五:“保健品能替代治疗”—— 别花冤枉钱还耽误病情
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五花八门,有些商家为了卖货,把保健品吹得神乎其神,说什么 “能杀死癌细胞”“能替代药物治疗肺癌”,不少患者或者家属信以为真,宁愿花大价钱买保健品,也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结果不仅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之前碰到过一位患者家属,花几万块买了所谓的 “抗癌保健品”,耽误了两个月治疗,等再去医院时,病情已经加重了。
说句实在话,保健品就是 “保健” 用的,它能起到的作用顶多是补充营养、改善身体状态,根本没办法替代正规治疗。就像冬天穿羽绒服能保暖,但不能替代退烧药治疗发烧一样,保健品再贵、宣传得再好,也治不了 EGFR 突变肺癌。所以千万别被保健品的虚假宣传迷惑,生病了就该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这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做法。
六、误区六:“不吸烟就不会得 EGFR 突变肺癌”—— 别忽视其他风险
很多人都觉得 “肺癌是吸烟者的专利”,自己不吸烟,就肯定不会得 EGFR 突变肺癌,于是对其他肺部健康风险完全不放在心上。之前有位不吸烟的女士,长期在粉尘较多的环境里工作,又不注意防护,后来查出 EGFR 突变肺癌,她还一脸难以置信地说 “我从不吸烟,怎么会得这病”。
其实,吸烟确实是肺癌的重要诱因,但不是唯一诱因。像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或者有家族遗传史、长期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等,都可能增加 EGFR 突变肺癌的发病风险。就算不吸烟,如果长期暴露在其他危险因素中,也可能中招。所以别以为不吸烟就可以高枕无忧,还是要做好日常防护,定期检查肺部健康,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
七、避开误区,科学应对才是关键
其实不管是面对 EGFR 突变肺癌,还是其他疾病,最忌讳的就是被错误的认知带偏。很多时候,误区带来的恐惧和错误决策,比疾病本身更可怕。所以大家要多了解正确的疾病知识,别轻信谣言,也别自己瞎琢磨,有疑问就及时问医生,让专业的人给专业的建议。
只要避开这些常见误区,保持理性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日常的健康管理,就算是 EGFR 突变肺癌,也能找到合适的应对方法,拥有高质量的生活。记住,面对疾病,科学和冷静才是最好的 “武器”。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