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延长局部晚期乳腺癌生存期?
文章摘要
讲师:刘小五,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刘小五,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
三年前,张姐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时,医生说 “规范治疗可能活 5 年”,她抱着 “活一天算一天” 的心态开始治疗;如今三年过去,复查结果显示病情稳定,医生说 “再坚持两年,就能跨过 5 年大关,长期生存希望很大”。从绝望到看到希望,张姐的经历告诉我们: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生存期不是 “定数”,只要找对方法、积极行动,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生存时间。今天就从治疗、护理、心态三个维度,聊聊具体该怎么做才能延长生存期,帮大家在对抗疾病的路上少走弯路。
先说说治疗这件头等大事,这是延长局部晚期乳腺癌生存期的核心。很多人觉得 “都到晚期了,治疗不治疗差别不大”,其实恰恰相反,规范的综合治疗能让生存期翻倍。比如 HER2 阳性的患者,一定要坚持完成规范的靶向治疗,不能因为觉得 “吃药麻烦” 或 “没不舒服” 就擅自停药 —— 临床数据显示,规范使用双靶治疗的患者,比提前停药的患者 5 年生存率高 30% 以上。还有三阴性患者,别因为没有靶向药就放弃,术前化疗 + 术后放疗的规范组合,能让 5 年生存率提升到 40%-50%,如果 PD-L1 表达阳性,联合免疫治疗效果会更好,这些都是经过验证的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方案。
而且治疗不能 “一刀切”,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比如有些患者身体不耐受化疗的强烈副作用,医生会调整剂量或更换温和的化疗药,这时候别硬扛,也别因此拒绝治疗,和医生充分沟通,找到 “疗效和耐受度平衡” 的方案才最重要。就像李阿姨,一开始用常规化疗药呕吐严重,医生换成温和的方案后,她顺利完成了所有疗程,如今已经存活 4 年,病情一直很稳定。记住,治疗的目的是 “活着且有质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才能坚持下去,为延长生存期打下基础。
除了规范治疗,日常护理也藏着延长生存期的 “小细节”,很多人容易忽略这一点。比如饮食上,别觉得 “治疗期要大补” 就顿顿吃大鱼大肉,其实清淡、均衡的饮食更有利于身体恢复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适量吃鱼、鸡蛋、豆制品补充优质蛋白,少吃高油、高糖、高脂的食物,避免体重超标。体重超标会让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刺激癌细胞生长,反而缩短生存期,这是很多患者都不知道的误区。
运动也不能少,别总躺着不动,觉得 “养病就要静养”。其实适度运动能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对抗癌细胞,还能缓解治疗带来的疲劳、焦虑。比如治疗间隙体力允许时,每天散步 20 分钟,或者做些简单的拉伸动作;治疗结束后,慢慢增加运动强度,像瑜伽、太极这类温和的运动就很合适。不过要注意,别做剧烈运动,也别提重物,尤其是手术侧的手臂,避免引起淋巴水肿,反而影响身体状态。
定期复查也很关键,这是及时发现复发、转移的 “预警信号”,能避免因延误干预缩短生存期。很多患者治疗结束后,觉得 “没事了” 就不按时复查,等到出现症状再就医,往往已经是远处转移,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正确的做法是:治疗后前 3 年,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项目包括乳腺超声、胸部 CT、肿瘤标志物等;3-5 年每 6 个月复查一次;5 年后每年复查一次。一旦发现异常,比如肿瘤标志物升高、CT 显示肺部有小结节,及时和医生沟通,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生存期大幅缩短。
还有心态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重要。临床中发现,心态乐观、积极面对的患者,生存期往往比焦虑、消极的患者更长。就像张姐,刚开始治疗时天天哭,后来加入病友群,和大家互相鼓励,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不仅治疗耐受性更好,恢复也更快。其实没必要把 “癌症” 当成洪水猛兽,试着接受它的存在,把治疗当成 “打怪升级”,每完成一个疗程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买件喜欢的衣服、吃顿想吃的饭,在小事中找到快乐,让心态慢慢调整过来。如果情绪实在不好,别憋着,找家人、朋友聊聊,或者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良好的心态能为身体 “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对抗疾病。
另外,还要多关注身体的 “小信号”,出现不适及时处理。比如化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要及时用升白细胞药物,避免感染;靶向治疗期间出现轻微心脏不适,别觉得 “忍忍就过去”,及时告诉医生,调整用药或用护心药,避免心脏损伤影响后续治疗;内分泌治疗期间出现骨密度降低,要坚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预防骨质疏松导致骨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处理不好都可能影响治疗进程,进而缩短生存期。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方法真的都有用吗?其实延长局部晚期乳腺癌生存期,没有 “神奇秘诀”,就是把每一件该做的事做好 —— 规范治疗不偷懒,日常护理不马虎,心态调整不消极。就像盖房子,每一块砖都砌好,房子才能坚固;对抗癌症也是一样,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生存时间。
总的来说,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生存期不是 “上天注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局部晚期乳腺癌虽意味着肿瘤已突破原发部位、可能侵犯周围组织或区域淋巴结,但并非等同于 “终末期”,如今医学技术的进步已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 从术前新辅助治疗缩小肿瘤、为手术创造更好条件,到精准的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内分泌治疗等,多学科协作的规范方案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为延长生存期奠定基础。
日常护理中,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更好耐受治疗;适度运动能改善治疗期间的乏力、焦虑等不适,维持身体机能;而良好心态更是对抗疾病的重要力量,积极的情绪能减轻心理负担,让患者更主动地配合治疗。定期复查则能及时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可尽早调整方案,避免病情反复。别被 “晚期” 的标签吓倒,相信自己、相信医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