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胃癌患者治疗后怎么调理?

胃癌患者治疗后怎么调理?

2025-09-27 15:17:52
阅读量:1890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张从军,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讲师:张从军,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一、先明白:治疗结束只是 “康复的开始”,科学调理才能补回 “元气”

不少胃癌患者术后或化疗结束,觉得 “只要癌细胞没了就万事大吉”,却忽略了治疗对身体的消耗 —— 手术会影响消化功能,化疗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食欲变差,若不及时调理,不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疲劳乏力,还可能影响后续恢复,甚至增加感染风险。

临床中,有位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没注意饮食调理,只吃流食导致体重骤降 10 斤,还出现贫血;而另一位患者术后按要求少食多餐、补充营养,3 个月就恢复到术前体重,精力也明显好转。可见,调理不是 “锦上添花”,而是胃癌康复期的 “刚需”,能帮身体找回平衡,让生活尽快回归正轨。

下面从饮食、作息、心理、运动四个维度,分享实用的调理方法,覆盖不同治疗方式(手术、内镜、化疗)的患者需求,帮你避开调理误区,少走弯路。

二、第一关:饮食调理 ——“吃对” 比 “吃多” 重要,分阶段调整更科学

胃癌治疗后消化功能会受影响(尤其是手术或化疗患者),饮食调理的核心是 “循序渐进、营养均衡”,既要保证身体所需,又不能给胃肠添负担,不同阶段的饮食重点不同,需灵活调整。

1. 术后 / 治疗后 1-2 个月:从 “流质” 到 “软食”,慢慢过渡

• 初期(术后 1-2 周):以流质食物为主,比如米汤、藕粉、过滤后的蔬菜汁,每次 50-100 毫升,每天 5-6 次,避免喝牛奶(可能腹胀)、豆浆(易产气);若为全胃切除患者,需选低脂流质,防止倾倒综合征(进食后心慌、出汗)。

• 中期(术后 2-4 周):过渡到半流质食物,比如小米粥、鸡蛋羹、烂面条、鱼泥,质地要软烂,每口充分咀嚼,每天 4-5 次,可加少量盐调味,但别放辛辣调料;内镜治疗患者恢复较快,1 周左右就能过渡到半流质。

• 后期(术后 1-2 个月):尝试软食,比如软米饭、煮烂的蔬菜(胡萝卜、冬瓜)、清蒸鱼、豆腐,避免过硬(如坚果)、过油(如炸鸡)、过冷(如冰水果)的食物,每次吃七分饱即可,防止胃肠不适。

2. 康复期(治疗后 2 个月以上):均衡营养,重点补 “短板”

• 蛋白质要足量:术后修复、提升免疫力都需要蛋白质,每天按体重补充(每公斤体重 1.2-1.5 克),比如鸡蛋、瘦肉(鸡胸肉、牛肉末)、鱼虾(清蒸或煮)、蛋白粉(食欲差时补充),全胃切除患者可将肉剁成肉末,方便消化。

• 维生素别忽视:多吃新鲜蔬菜(煮软的菠菜、西兰花)、水果(蒸苹果、香蕉),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帮助黏膜修复;全胃切除患者需额外补充维生素 B12 和叶酸,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可在医生指导下吃营养制剂。

• 主食选 “软” 不选 “粗”:避免粗粮(如玉米、燕麦)过多,以免刺激胃肠,可选软米饭、面条、馒头,若想吃杂粮,需煮成粥或打成糊,比如小米南瓜粥、杂粮糊,减轻消化负担。

3. 避坑指南:这些饮食误区别踩

• 别盲目 “大补”:术后初期别吃人参、灵芝等补品,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康复后期可少量服用,需咨询医生;

• 别吃 “剩菜剩饭”:治疗后免疫力低,剩菜易滋生细菌,可能引发感染,尽量现做现吃;

• 别喝太多汤:汤里营养有限,主要营养还在食材里,喝汤时要搭配吃菜,避免只喝汤不吃肉。

三、第二关:作息与睡眠调理 ——“睡好” 才能 “恢复快”,别让疲劳拖后腿

胃癌治疗后患者常出现疲劳乏力,这和身体修复、免疫力重建有关,而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能帮身体 “充电”,缓解疲劳,若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力,影响康复进度。

1. 作息要 “规律”,别打乱生物钟

• 每天固定起床和睡觉时间,比如早上 7 点起、晚上 10 点睡,即使周末也别熬夜,让身体形成固定节律;

• 中午可小憩 30-60 分钟,缓解午后疲劳,但别睡太久(超过 1 小时),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 避免白天长时间卧床,术后 1 个月可逐渐增加活动(如散步),减少白天嗜睡,让夜间睡眠更沉。

2. 睡眠要 “优质”,帮身体修复

• 睡前 1 小时别用手机、电脑(蓝光影响睡眠),可看纸质书、听轻音乐,放松心情;

• 卧室保持安静、黑暗、温度适宜(22-24℃),选软硬适中的床垫,全胃切除患者可适当垫高上半身,减少反酸;

• 若失眠严重(超过 2 周),别自行吃安眠药,可咨询医生,用中药(如酸枣仁)或温和的助眠药物,避免长期失眠影响康复。

比如一位化疗后患者,初期每天睡 4-5 小时,疲劳明显,调整作息后每天睡 7-8 小时,2 周后疲劳感减轻,精力也慢慢恢复,能自己做饭、散步。

四、第三关:心理调理 ——“心态好” 是 “康复加速器”,别被焦虑困住

胃癌患者治疗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担心复发、害怕身体变差,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力,延缓康复,甚至增加病情反复的风险,及时调整心态很重要。

1. 别 “钻牛角尖”,接受康复的 “慢过程”

• 治疗后身体恢复需要时间,别和术前比,也别和其他患者比,只要每天有进步(比如能多吃一口饭、多走一段路),就是好现象;

• 若担心复发,可通过 “规律复查” 缓解焦虑,把注意力放在 “当下该做的事”(如饮食、运动),而不是 “没发生的事”,减少胡思乱想。

2. 多 “找人聊”,别独自扛压力

• 和家人多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比如 “今天没胃口”“有点担心复查”),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能帮你减轻心理负担;

• 加入胃癌康复群(正规医院或公益组织组建),和有相似经历的患者交流,互相分享调理经验,会发现 “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若情绪持续低落(超过 2 周),影响饮食和睡眠,及时找心理医生,通过心理咨询或轻度干预,帮你走出情绪低谷。

有位患者术后一直焦虑复发,加入康复群后,看到很多病友长期生存,慢慢放下顾虑,心态变好后,食欲和睡眠也明显改善,康复速度加快了不少。

五、第四关:运动调理 ——“适度动” 比 “不动” 好,帮身体 “激活” 机能

胃癌治疗后患者常觉得 “没力气,不敢动”,其实适度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食欲、增强免疫力,还能缓解焦虑,只要选对运动方式、控制强度,对康复很有帮助,关键是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1. 术后 / 治疗后 1-3 个月:从 “轻微活动” 开始

• 术后 1-2 周:在床上做简单动作,比如翻身、抬腿(每次 10-15 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

• 术后 2-4 周:可在室内散步,每天 2-3 次,每次 5-10 分钟,避免快走、爬楼梯;

• 术后 1-3 个月:逐渐增加散步时间(每次 15-20 分钟),可在小区慢走,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预防感染)。

2. 康复期(治疗后 3 个月以上):选 “温和运动”,增强体质

• 推荐运动: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瑜伽(温和流派),这些运动强度适中,不会给胃肠添负担,还能放松身心;

• 运动频率:每周 3-5 次,每次 20-30 分钟,以 “运动后不疲劳、不心慌” 为度,若运动中出现腹痛、头晕,立即停止;

• 避免运动: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腹部受力运动(如仰卧起坐),以免影响胃肠功能或导致伤口不适(术后患者)。

比如一位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 3 个月开始每天散步 20 分钟,坚持 1 个月后,食欲明显变好,体重也增加了 3 斤,疲劳感也减轻了很多。

六、不同治疗方式的 “专属调理重点”,别盲目照搬

手术、内镜治疗、化疗对身体的影响不同,调理时需结合自身治疗方式,抓重点、避风险,才能让调理更精准。

1. 手术患者(胃部分 / 全胃切除):重点防 “营养缺乏” 和 “倾倒综合征”

• 全胃切除患者:少食多餐(每天 5-6 次),避免过甜食物(如蛋糕、含糖饮料),防止倾倒综合征;定期查血常规、维生素 B12,及时补充铁剂和维生素;

• 胃部分切除患者:关注吻合口情况,避免过硬食物(如坚果、油炸食品),防止吻合口损伤;饭后别立即平躺,可散步 10 分钟,减少反酸。

2. 内镜治疗患者(EMR/ESD):重点护 “胃黏膜”

• 术后 1 个月内避免辛辣、过烫食物(如火锅、热汤),防止刺激胃黏膜;

• 若术前感染幽门螺杆菌,术后需确认是否清除,未清除者及时杀菌,避免黏膜持续受损;

• 可在医生指导下吃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帮助黏膜修复,减少复发风险。

3. 化疗患者:重点提 “免疫力” 和 “止恶心”

• 化疗后 1-2 周(骨髓抑制期):注意保暖,避免去人多地方,防止感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帮助白细胞恢复;

• 若出现恶心呕吐: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可吃生姜片、陈皮缓解,严重时咨询医生用止吐药;

• 化疗后口干、口腔溃疡:多喝温水,吃软食(如粥、蒸蛋),避免辛辣、过咸食物,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口腔护理液。

七、总结:调理要 “个体化 + 坚持”,慢慢找回健康状态

总的来说,胃癌治疗后调理没有 “统一公式”,需结合饮食、作息、心理、运动,根据自身治疗方式和恢复情况灵活调整,核心是 “循序渐进、不盲目”—— 饮食从软到硬,运动从弱到强,心态从焦虑到平和,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才能帮身体慢慢找回元气。

调理过程中,若出现持续胃痛、体重骤降、严重失眠等问题,别硬扛,及时咨询医生,排除异常情况;同时,定期复查和科学调理相辅相成,两者结合才能让康复更顺利。

记住,胃癌治疗后不是 “只能将就过”,通过科学调理,很多患者能恢复正常饮食、回归工作和生活,甚至比术前更注重健康,活得更有质量。只要有耐心、有信心,坚持下去,就能一步步靠近康复目标。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