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怎么随访?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怎么随访?

2025-09-22 23:07:17
阅读量:1600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李玉灵,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讲师:李玉灵,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医生,我确诊的是早期结直肠癌,手术也很成功,是不是不用像晚期患者那样频繁随访啊?随访时重点查哪些,能不能少做几次检查?” 早期结直肠癌随访门诊里,患者小林坐在医生对面,手里攥着术前的检查报告,语气里带着期待又有点忐忑。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来说,虽然病情较轻、治疗效果好,但随访依然不能少 —— 早期也有复发风险,规律随访能及时发现异常,避免病情进展。不过早期患者的随访频率和项目,确实和中晚期有所不同,更侧重 “精准监测、减少负担”。今天就结合小林的咨询,聊聊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怎么随访,帮大家清楚随访节奏和重点。

先明确 “随访总原则”,早期结直肠癌患者随访时间跨度长,但频率比中晚期低,不用过度焦虑。接诊的李医生先给小林吃了颗 “定心丸”:“早期结直肠癌术后 5 年生存率能到 90% 以上,复发风险相对低,所以随访频率比中晚期宽松,但不是不随访,得按规律来,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整体随访周期是 “术后 5 年为关键期,5 年后按需调整”,5 年内重点监测复发迹象,5 年后若一直无异常,随访频率可进一步降低。小林听后松了口气:“原来不用总跑医院,按规律来就行,这样也不耽误工作和生活。”

再看 “术后 1-2 年的随访”,这是早期患者相对关键的监测期,频率稍高但项目不复杂。李医生解释:“术后 1-2 年,虽然早期复发风险低,但仍需定期监测,建议每 6 个月随访一次,比中晚期的 3 个月一次更宽松。” 每次随访必做的项目有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看有无贫血、感染)、肝肾功能(评估身体基础状况)、肿瘤标志物(CEA、CA19-9,这是早期发现复发的重要指标,早期患者若这两项指标异常,可能提示微小转移);还有体格检查:医生会查看手术伤口或造口(若有)愈合情况,触摸腹部有无包块,检查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肿大,简单又能快速排查基础问题。小林术后 1 年第一次随访,血液检查和体格检查都正常,“就抽了个血、让医生摸了摸肚子,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比想象中简单”。

术后 1 年左右,早期患者还要做一次关键的肠镜检查,这是排查肠道内复发或息肉的核心项目。李医生特别提醒小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 1 年的肠镜检查一定要做,重点看肠道吻合口有无炎症、息肉,以及肠道其他部位是否有新的病变 —— 很多早期患者复发可能先从肠道内小息肉开始,及时发现就能当场切除,避免发展成肿瘤。” 要是肠镜检查结果正常,没有发现息肉或异常,下次肠镜可以间隔 3 年再做;要是发现了小息肉,切除后需要 1-2 年复查一次肠镜,确保没有残留或复发。小林预约了术后 1 年的无痛肠镜,“听医生说无痛的不疼,做完就能回家,虽然有点紧张,但知道是关键检查,肯定会按时做”。

接着是 “术后 3-5 年的随访”,这阶段复发风险进一步降低,随访频率可以适当放宽。李医生告诉小林:“术后 3-5 年,早期患者可以每 1 年随访一次,不用再半年跑一次医院,减少往返负担。” 每次随访的项目和 1-2 年时类似,依然以血液检查(重点看肿瘤标志物)和体格检查为主;要是术后 1 年的肠镜结果正常,这阶段可以在术后 3 年再做一次肠镜,排查肠道情况;如果之前肠镜发现过息肉,按医生建议的时间复查即可,不用额外增加次数。有位早期患者术后 4 年随访,肿瘤标志物 CEA 稍微升高,进一步做肠镜发现一枚小腺瘤性息肉,切除后指标恢复正常,“哪怕到了 3-5 年,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次简单的血液检查,可能就藏着身体的信号”,李医生说。

然后是 “术后 5 年以上的随访”,这时候早期患者病情基本稳定,随访可以更 “灵活”,以 “常规监测 + 按需检查” 为主。李医生解释:“术后 5 年以上,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复发风险已经很低,若之前所有随访都正常,一般建议每 2 年随访一次,主要做血液检查和体格检查;肠镜可以每 5 年做一次,和普通人群的肠癌筛查频率差不多,重点预防新的肠道病变,而不是担心之前的肿瘤复发。” 不过要是这阶段出现不适,比如腹痛、便血、体重下降,不管有没有到随访时间,都要及时就医检查,别等下次随访。小林听后算了算:“术后 5 年以上每 2 年查一次,肠镜每 5 年一次,这样就很轻松,不用总惦记随访的事。”

最后要注意 “随访时的准备工作”,提前整理好资料,才能让随访更高效。李医生建议小林:“每次随访前,把之前的检查报告、用药记录整理好,告诉医生最近有没有不舒服,比如有没有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乏力这些症状 —— 哪怕是小不适,也可能对随访判断有帮助。” 要是做肠镜检查,提前按医生要求做好肠道准备(吃清淡少渣食物、喝泻药清肠),别因为准备不当影响检查结果。小林把医生的建议记在手机备忘录里:“下次随访前我就按这个准备,把该带的资料带齐,有啥不舒服也提前想好怎么说,不浪费时间。”

走出随访门诊,小林手里拿着医生制定的随访计划,心里踏实多了:“原来早期患者的随访这么清晰,1-2 年每半年一次,3-5 年每年一次,5 年以上每 2 年一次,重点做血液、体格和肠镜检查,不用瞎担心,按计划来就行。” 其实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随访,核心是 “规律、精准”,既不用过度频繁跑医院,也不能掉以轻心,按医生制定的方案来,就能守护好健康。

总的来说,早期结直肠癌患者随访,术后 1-2 年每 6 个月一次(查血液、体格,1 年做肠镜),3-5 年每年一次(血液、体格,按需做肠镜),5 年以上每 2 年一次(常规检查 + 定期肠镜),随访时带好资料、反馈症状。规律随访,就能及时监测身体情况,安心恢复生活。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