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EGFR 突变肺癌能用免疫治疗吗?

EGFR 突变肺癌能用免疫治疗吗?

2025-11-02 10:18:44
阅读量:2468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赵红飞,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讲师:赵红飞,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一、先明确:免疫治疗不是 EGFR 突变肺癌的 首选,但有适用场景

这些年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热度很高,不少患者听说 能激活自身免疫力杀肿瘤”,就想知道自己能不能用。但要明确的是,免疫治疗并非 EGFR 突变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在多数情况下,它更适合作为 后续补救方案”,只有在特定场景下才能发挥较好效果,不能盲目跟风选择。

为什么免疫治疗不是首选?主要是因为 EGFR 突变肺癌的肿瘤微环境比较特殊,肿瘤细胞会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治疗单独使用时效果不佳。临床数据显示,未经靶向治疗或化疗的晚期 EGFR 突变肺癌患者,单独使用免疫治疗的有效率较低,远不如靶向治疗。因此,在有合适靶向药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优先推荐靶向治疗,而非免疫治疗。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 EGFR 突变肺癌患者完全不能用免疫治疗。随着研究进展,免疫治疗在部分特定场景下的价值逐渐显现,比如靶向治疗和化疗均耐药后,或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时,能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机会。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说说,哪些情况下 EGFR 突变肺癌患者可以考虑免疫治疗。

二、靶向治疗与化疗均耐药后:免疫治疗可作为 后线选择

晚期 EGFR 突变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和化疗后,若均出现耐药,且没有其他合适的靶向药或化疗方案,此时免疫治疗可作为 后线选择”,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时间,这是目前 EGFR 突变肺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疗最常见的场景。

比如一位晚期患者,先后接受了两代靶向药治疗,均出现耐药,后续又进行了 2 线化疗,病情仍进展,此时医生建议尝试免疫治疗。经过 3 个周期的免疫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咳嗽、胸闷等症状得到缓解,后续又维持治疗了 6 个月,病情始终稳定。这种情况下,免疫治疗虽然无法彻底清除肿瘤,但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让患者在无其他治疗选择时,仍能获得一定的生存获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后线使用免疫治疗前,医生通常会检测患者的 PD-L1 表达水平 —— 这是评估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若 PD-L1 表达水平较高(比如 TPS≥50%),免疫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若 PD-L1 表达水平低或阴性,有效率则较低,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治疗(如化疗)来提升疗效。

三、与其他治疗联合:免疫 + 化疗 / 抗血管生成药物,提升疗效

单独使用免疫治疗对 EGFR 突变肺癌患者效果有限,但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时,能通过 协同作用” 提升疗效,这种联合治疗模式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最常见的联合方式是 免疫治疗 + 化疗”。化疗药物不仅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能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与免疫治疗联合后,能起到 1+1>2” 的效果。比如一位晚期 EGFR 突变肺癌患者,靶向治疗耐药后接受 免疫 + 化疗” 联合方案,4 个周期后肿瘤缩小了 30%,疗效明显优于之前单独化疗的效果。不过这种联合方案的副作用也会叠加,比如免疫治疗可能引起的免疫性肺炎,与化疗可能引起的肺部感染风险叠加,需要医生密切监测,及时处理副作用。

另一种联合方式是 免疫治疗 + 抗血管生成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同时也能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这种联合方案的副作用相对可控,适合身体状况稍差、无法耐受 免疫 + 化疗” 的患者。比如一位 72 岁的患者,靶向治疗耐药后身体虚弱,医生为其选择 免疫 + 抗血管生成药物” 联合方案,治疗期间仅出现轻微高血压,通过药物控制后无其他不适,病情稳定了 7 个月。

四、特定分子标志物阳性:PD-L1 高表达或 TMB 高,免疫治疗更可能获益

并非所有 EGFR 突变肺癌患者在上述场景下使用免疫治疗都能获益,是否能获益与患者的特定分子标志物状态密切相关,其中最关键的是 PD-L1 表达水平和肿瘤突变负荷(TMB),这两个标志物阳性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的有效率更高。

PD-L1 是一种位于肿瘤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它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 PD-1 结合,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若肿瘤细胞 PD-L1 表达水平高,说明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强,此时使用免疫治疗(PD-1/PD-L1 抑制剂),能更有效地阻断这种抑制作用,激活免疫系统。临床数据显示,PD-L1 表达水平 TPS≥50% 的 EGFR 突变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可达 30% 以上,远高于 PD-L1 阴性患者。

肿瘤突变负荷(TMB)则是指肿瘤细胞基因组中突变的数量,TMB 高意味着肿瘤细胞表面的突变抗原更多,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EGFR 突变肺癌患者中 TMB 高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仍有部分患者符合条件,这类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 TMB 低的患者。因此,在考虑使用免疫治疗前,检测这两个分子标志物,能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免疫治疗,避免无效治疗。

五、不适合免疫治疗的情况:这些患者需谨慎选择

虽然免疫治疗为部分 EGFR 突变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谨慎选择,甚至避免使用免疫治疗,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第一种是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免疫治疗会激活免疫系统,可能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严重并发症,比如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等,甚至危及生命。这类患者即使其他条件符合,也需要在医生评估风险后,谨慎决定是否使用。

第二种是有活动性感染的患者,比如正在接受抗感染治疗的肺炎、肺结核患者。免疫治疗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的部分功能,导致感染扩散,加重病情。因此,需要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治愈或稳定后,再评估是否适合使用免疫治疗。

第三种是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免疫治疗药物需要通过肝脏或肾脏代谢,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可能导致药物蓄积,增加副作用风险,同时患者也可能无法耐受免疫治疗带来的潜在副作用,比如免疫性肝损伤、肾损伤等。这类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肝肾功能评估,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剂量。

六、总结:免疫治疗 能用,但需精准评估

综合来看,EGFR 突变肺癌患者 能用” 免疫治疗,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也不是首选方案,核心在于 精准评估”—— 靶向治疗和化疗均耐药后可考虑,与其他治疗联合能提升疗效,PD-L1 高表达或 TMB 高的患者更可能获益,而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性感染或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需谨慎。

因此,在考虑免疫治疗前,一定要与医生充分沟通,详细告知自身的病情、既往治疗史、基础病等,同时完成相关分子标志物检测(如 PD-L1、TMB),让医生综合评估后给出专业建议。若医生认为适合使用,也要密切配合治疗,定期复查,及时反馈身体不适,以便医生及时处理副作用,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最后要提醒的是,免疫治疗是专业的医疗手段,必须在正规医院由专业肿瘤科医生制定方案,不可轻信非正规渠道的宣传,或自行购买使用免疫治疗药物,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严重后果。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