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肿瘤标志物能筛查胰腺癌吗?

肿瘤标志物能筛查胰腺癌吗?

2025-11-02 20:25:31
阅读量:3567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胡俊,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胡俊,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

张医生,我这次体检肿瘤标志物都在正常范围,是不是就说明胰腺没问题,不用再做其他检查了?体检中心的咨询室里,陈女士拿着化验单问道。她有胰腺癌家族史,一直担心自己的胰腺健康,本以为肿瘤标志物正常就能放心,可医生的回答却让她意外:肿瘤标志物正常是好事,但不能完全排除胰腺癌,还得结合其他检查看看。生活中,不少人都和陈女士一样,把肿瘤标志物当成胰腺癌筛查的 晴雨表,觉得指标正常就万事大吉,指标异常就恐慌不已。其实,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筛查中能提供重要参考,但并非万能,能不能靠它筛查出胰腺癌,得客观看待其优势和局限。

先跟大家说清楚,常用的胰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有哪些。目前临床中用得比较多的是 CA19-9,还有 CEACA242 等。这些物质是身体里的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分泌的,正常情况下血液里含量很低,可如果胰腺出现肿瘤,有些肿瘤细胞就会大量分泌这些物质,导致血液中的指标升高。比如很多中晚期胰腺癌患者,CA19-9 的数值会比正常人高很多,医生看到这个异常,就会进一步安排 CTMRI 等检查,从而发现胰腺癌。从这个角度来说,肿瘤标志物就像个 信号兵,能给胰腺癌筛查提供重要线索,尤其对高危人群来说,定期检测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话说回来,肿瘤标志物正常,可不代表一定没有胰腺癌。很多早期胰腺癌患者,肿瘤还很小,分泌的标志物数量少,血液里的浓度根本达不到 异常的标准,这时候检测结果就会显示正常,也就是咱们常说的 假阴性。之前有位患者,CA19-9 一直正常,可因为持续腹痛做了超声内镜,最后查出胰腺上有个 1 厘米左右的早期肿瘤。还有一小部分人,因为基因问题,就算得了胰腺癌,CA19-9 也不会升高,这类人要是只靠肿瘤标志物筛查,很可能会漏掉病情。

更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升高了,也不一定就是胰腺癌。除了胰腺癌,很多良性疾病也会让这些指标变高。比如慢性胰腺炎发作的时候,CA19-9 可能会轻度上升;胆囊炎、胆管炎犯了,指标也可能跟着波动;甚至一些胃肠道的小毛病,都可能让 CEA 有点偏高。之前有位大爷,体检发现 CA19-9 比正常范围高一点,吓得以为自己得了胰腺癌,后来做了详细检查,才知道是慢性胰腺炎在 捣乱,吃了一段时间药,指标就降下来了。所以要是看到指标高了,别先慌,得进一步检查找原因。

还有个情况需要提一下,不是所有胰腺癌患者都会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就像前面说的,大概有 5%-10% 的胰腺癌患者,因为身体里缺乏一种叫 岩藻糖转移酶的物质,就算肿瘤长到一定大小,CA19-9 也始终在正常范围。这类患者要是只盯着肿瘤标志物,很可能会一直没发现病情,等出现黄疸、体重骤降这些明显症状再去检查,往往就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正因为这样,肿瘤标志物一般不会单独用来筛查胰腺癌,通常会和影像学检查搭配着用。医生会先让患者抽血查标志物,如果指标有问题,就安排做增强 CT 或者超声内镜,看看胰腺有没有肿块、胰管有没有扩张这些实质性病变;就算指标正常,要是患者有胰腺癌家族史、慢性胰腺炎这些高危因素,也可能建议做影像学检查。比如有位女士,CA19-9 正常,但因为母亲得过胰腺癌,医生还是建议她做了超声内镜,结果发现胰腺上有个小结节,及时手术切除后,确诊是早期胰腺癌,这就是多手段联合筛查的重要性。

对胰腺癌高危人群来说,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还是有意义的。虽然它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但能帮着监测胰腺健康状况。比如家里有人得过胰腺癌的人,每年抽次血查一查 CA19-9CEA,要是指标突然升高,就能赶紧做进一步检查;要是指标一直正常,心里也能踏实点,再配合着做些影像学检查,筛查就更全面了。有位患者,连续四年查 CA19-9 都正常,第五年突然高了不少,赶紧做了增强 CT,发现是早期胰腺癌,因为发现得早,治疗后恢复得特别好。

另外,把几种肿瘤标志物一起检测,能提高发现胰腺癌的概率。要是只查 CA19-9,漏诊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要是把 CA19-9 CEACA242 一起查,就能覆盖更多情况。比如有些患者,CA19-9 一点不高,但 CEA CA242 都超了,通过联合检测发现异常后,再做检查就确诊了胰腺癌。所以医生一般会根据情况,建议患者做联合检测,这样能更准确些。

最后想跟大家说,就算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正常,要是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腹痛、体重突然下降、眼睛发黄这些症状,也得赶紧去医院。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且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天然局限,无法完全覆盖所有情况:一方面,约 40% 的早期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如 CA199)仍处于正常范围,这是因为早期肿瘤细胞数量较少,分泌的标志物尚未达到检测阈值,或部分患者属于 Lewis 抗原阴性人群(约占 10%-15%),天生无法合成 CA199,即使肿瘤进展也不会出现指标升高;另一方面,肿瘤标志物升高也可能由良性疾病引起(如 CA199 升高可见于急性胰腺炎、胆管炎),存在 假阳性干扰,而早期胰腺癌的标志物变化又可能被这些良性疾病掩盖,导致漏诊。

更需要警惕的是,胰腺癌的典型症状一旦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此时及时就医仍能争取治疗机会。不明原因的腹痛多为上腹部隐痛或钝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夜间或仰卧时加重,容易被误诊为 胃炎”“腰肌劳损,但胰腺癌引发的腹痛多伴随 体位缓解特点(弯腰或侧卧时疼痛减轻),这是与其他疾病的重要区别;体重突然下降指 1 个月内体重减少 5% 以上,且无刻意节食或运动,这是胰腺癌常见的 消耗性症状,因肿瘤会掠夺身体营养、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眼睛发黄(黄疸)则是肿瘤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的信号,通常伴随尿色加深(呈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呈陶土色),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肝功能损伤。出现这些症状时,即使肿瘤标志物正常,也需立即进行增强 CT 或超声内镜检查,明确胰腺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避免因 指标正常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只有把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合起来,多方面排查,才能更准确地发现胰腺癌。具体筛查流程可参考:若为普通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 + CA199 检测,作为初步筛查;若为高危人群(有胰腺癌家族史、慢性胰腺炎、长期吸烟饮酒史),建议每 6 个月进行一次增强 CT+CA199+CEA 联合筛查,必要时加做超声内镜;若出现上述典型症状,无论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均需直接进行增强 CT + 超声内镜检查,若发现胰腺异常,进一步通过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这种 分层筛查 + 症状触发的模式,能有效弥补单一标志物检测的不足,将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提升 30%-40%

总的来说,肿瘤标志物能为胰腺癌筛查提供重要线索,对中晚期胰腺癌的提示作用比较明显(中晚期患者 CA199 升高率可达 80% 以上),但早期容易漏诊,还可能出现假阳性,不能单独用来筛查胰腺癌。它更适合和影像学检查配合,作为胰腺癌的初步筛查和辅助诊断手段 —— 比如 CA199 升高时,通过增强 CT 明确是否存在胰腺病灶;术后随访中,通过 CA199 变化监测是否复发。

大家不用把它当成 万能检测,避免出现 指标高就恐慌、指标正常就忽视的极端认知;也不用因为结果正常就掉以轻心,身体发出的症状信号往往比单一指标更直观。跟医生好好沟通,根据自己的年龄、家族史、生活习惯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定期进行全面检查,才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胰腺癌最稳妥的方式。记住,胰腺癌筛查的核心是 多手段联合、早发现早干预,只有全面关注身体变化,才能为健康筑起更坚固的防线。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