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后如何调整心态?

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后如何调整心态?

2025-09-27 15:54:33
阅读量:2896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李风成,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李风成,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

治疗结束后,伤口在慢慢愈合,肝功能逐渐恢复,可心里的 “坎” 却总过不去 —— 看到复查通知就紧张失眠,听到别人谈论癌症就心慌,甚至因为担心复发,连正常的工作和社交都不敢参与。很多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后都会陷入这样的心理困境:身体在康复,心理却停留在 “患病状态”,负面情绪像一块石头压在心里,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间接干扰身体恢复。其实治疗后的心态调整和身体调理同样重要,学会接纳情绪、化解焦虑、重建生活信心,才能真正实现 “身心同步康复”。今天就来分享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后调整心态的实用方法,帮你慢慢卸下心理负担,重新找回轻松的生活状态。

第一步:先接纳情绪,别和 “焦虑、担忧” 硬刚

治疗后出现焦虑、恐惧、低落等情绪,不是 “胆小” 或 “矫情”,而是身体和心理面对疾病创伤后的正常反应。很多患者会强迫自己 “要坚强”“不能怕”,试图压制负面情绪,结果反而让情绪越积越深,甚至引发失眠、食欲不振。其实正确的做法是 “接纳情绪”—— 承认 “担心复发是正常的”“觉得委屈也是应该的”,不用批判自己的感受,也不用强迫自己立刻开心起来。

可以试着把情绪 “说出来” 或 “写下来”:和家人聊聊 “我今天看到复查报告有点慌”,或在日记本上记录 “今天担心复发,没吃好饭”,当情绪被看见、被接纳,它的 “杀伤力” 就会减弱。有位患者治疗后总因焦虑失眠,后来每天睡前把担心的事写在纸上,告诉自己 “明天再想”,慢慢就能平静入睡。接纳情绪不是 “放任情绪”,而是给心理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它有机会慢慢恢复。

别被 “复发焦虑” 困住,用 “具体行动” 替代 “胡思乱想”

“会不会复发?”“万一复发了怎么办?” 这两个问题是治疗后患者最常纠结的,越想越焦虑,越焦虑越容易钻牛角尖。其实与其陷入 “未知的恐惧”,不如用 “具体行动” 掌控当下 —— 比如严格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把注意力放在 “做好每一次检查” 上,而不是 “担心检查结果”;比如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吃饭、睡觉、适量运动,用实际行动降低复发风险,比单纯焦虑更有用。

还可以给自己制定 “小目标”,转移对复发的过度关注:比如学一道新菜、养一盆花、每周和朋友逛一次公园,当注意力从 “担心病情” 转移到 “具体的生活小事” 上,焦虑感会自然减轻。有位患者治疗后总担心复发,后来开始学习书法,每天练习 1 小时,专注于笔尖和纸张的接触,慢慢就很少想复发的事了。用行动替代胡思乱想,才能把生活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学会 “过滤负面信息”,别被外界声音影响

治疗后,很多患者会不自觉地关注癌症相关的信息:刷到 “癌症复发率高” 的文章就紧张,听到病友 “复发后治疗困难” 的经历就恐慌,甚至家人一句 “你要好好养着,别累着”,都会被解读成 “我的病情很严重”。这些负面信息像 “心理垃圾”,堆积多了会加重心理负担,影响心态调整。

其实可以主动 “过滤负面信息”:减少刷癌症相关的短视频、文章,若想了解疾病知识,只从主治医生或正规医学平台获取;听到病友的负面经历时,告诉自己 “每个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不同,他的经历不代表我的未来”;对家人过度关心的话语,不用过度解读,理解他们的好意即可。有位患者之前总刷到癌症复发的案例,后来卸载了相关 APP,只看搞笑视频和生活类内容,心态明显轻松了很多。学会过滤负面信息,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 “积极的心理环境”。

主动寻求 “心理支持”,别独自扛着

很多患者觉得 “心理问题是小事,不用麻烦别人”,或 “不想让家人担心”,把负面情绪独自扛着,结果越扛越累。其实治疗后的心理调整,不需要 “一个人战斗”,主动寻求心理支持,能让你更快走出困境。可以从这几个渠道获取支持:家人是最亲近的后盾,和他们坦诚沟通 “我现在有点焦虑,需要你们多陪我聊聊天”,家人的陪伴和理解能带来安全感;病友群里有相同经历的人,和他们互相分享感受、交流经验,会发现 “我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减少孤独感;若负面情绪持续很久(超过 1 个月),影响到睡眠、饮食,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或适当的心理干预,化解深层焦虑。

有位患者治疗后抑郁情绪严重,在家人鼓励下找了心理医生,经过 3 个月的咨询,逐渐走出了情绪低谷,还能主动参与病友互助活动。心理支持不是 “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自己心理健康负责的做法,别因为 “不好意思” 就放弃寻求帮助。

试着 “回归正常生活”,别把自己当 “特殊病人”

治疗后,有些患者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 “特殊病人”:不敢工作、不敢出门、不敢参与以前喜欢的活动,觉得 “我生病了,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长期处于这种 “自我隔离” 的状态,会让生活失去色彩,反而加重心理负担。其实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试着回归正常生活,反而能帮助调整心态。

比如治疗后体力恢复了,可以先从轻松的工作开始(如半天班、居家办公),让自己重新找到价值感;以前喜欢旅游,病情稳定后可以安排短途、轻松的行程,重拾生活乐趣;和朋友正常聚会、聊天,不用总把 “癌症” 挂在嘴边,像以前一样分享生活琐事。有位患者治疗后 3 个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虽然减少了加班,但和同事一起工作的日子让他觉得 “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心态也越来越积极。回归正常生活不是 “逞强”,而是告诉自己 “癌症只是生活的一段经历,不是全部”,慢慢找回生活的节奏和信心。

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后的心态调整,是一个 “循序渐进” 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可能会有情绪反复,也可能会遇到瓶颈,但只要不放弃,慢慢尝试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会逐渐好转。记住,心态调整不是 “要做到百分百乐观”,而是能接纳自己的情绪,能化解负面压力,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慢慢找回生活的乐趣和信心。身体在康复,心理也要跟上,身心同步健康,才是真正的康复。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