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诊断 ALK 阳性肺癌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 ALK 阳性肺癌要做哪些检查?

2025-10-11 09:24:56
阅读量:1952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王志国,安庆一一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讲师:王志国,安庆一一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医生一次开了七八项检查单,从肺穿刺到脑 MRI,还有基因检测,我看着单子犯愁 —— 这些检查都要做吗?穿刺会不会伤肺?做这么多检查会不会耽误治疗?想问问医生,又怕显得自己不配合。” 在 ALK 阳性肺癌的诊断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因 “检查项目多、不了解检查目的” 感到困惑,甚至抵触部分检查,影响诊断进度。其实诊断 ALK 阳性肺癌的每一项检查都有明确的意义,从 “明确是否为肺癌” 到 “确认是否为 ALK 亚型”,再到 “评估病情范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今天就按诊断逻辑,梳理诊断 ALK 阳性肺癌必须做或建议做的检查,帮你清楚 “每项检查查什么、为什么要做”,消除顾虑,积极配合。

一、病理检查:先确定 “是不是肺癌”,是诊断的基础

想诊断 ALK 阳性肺癌,第一步得先确定肺部病灶是不是肺癌,这就需要做病理检查,相当于给病灶 “定性”,避免把良性结节误判为癌症。

1. 肺穿刺活检:获取病灶组织的 “核心检查”

大部分患者需要做 “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尤其是肺部病灶位于外周、支气管镜够不到的情况。医生会用 CT 定位病灶位置,然后用一根细针穿过胸壁,精准取一点病灶组织(比米粒还小),送到病理科做分析。整个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疼痛感类似打针,术后观察 1-2 小时,没有出血、气胸等问题就能回家。别担心穿刺会伤肺,现在技术很成熟,并发症概率不到 5%。某患者病灶在右肺下叶外周,做了穿刺后,3 天拿到病理结果,确诊为肺腺癌,为后续检查开了头。

2. 支气管镜检查:适合靠近气道的中央型病灶

如果肺部病灶靠近肺门或支气管(叫中央型病灶),医生会建议做支气管镜检查 —— 把一根带摄像头的细管从鼻腔或口腔伸进气管、支气管,直接观察病灶,还能取组织样本做病理。这种检查不用在胸壁上穿刺,适合害怕穿刺的患者,但如果病灶位置太深,可能取不到样本,需要和医生沟通是否适合。某患者病灶靠近肺门,做支气管镜就顺利取到了组织,确诊为肺腺癌,避免了穿刺的顾虑。

3. 病理切片与染色:在显微镜下 “识别” 癌细胞

拿到病灶组织后,病理科医生会把组织做成薄切片,用特殊染料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看到异常增殖的癌细胞,就能确定是肺癌;还能区分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ALK 阳性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具体亚型(如腺癌、鳞癌)。只有先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才有必要继续做 ALK 相关检查。如果病理提示是良性病变(如炎症、结核),就不用再往下查了,定期随访就行。

二、基因检测:确定 “是不是 ALK 阳性亚型”,是诊断的核心

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后,必须做基因检测,看是否存在 ALK 基因重排,这是区分 ALK 阳性肺癌和其他肺癌亚型的关键,也是后续用靶向药的依据。

1. 荧光原位杂交(FISH):确诊 ALK 阳性的 “金标准”

FISH 检测是目前诊断 ALK 阳性肺癌最权威的方法,医生会用带荧光的 “探针” 去结合细胞里的 ALK 基因,如果存在基因重排,探针就会发出特定的荧光信号,在显微镜下能清楚看到。这种检测准确率高(约 95%),但出结果时间稍长(5-7 天),费用也比其他方法高一点。如果其他检测结果不明确,医生通常会建议做 FISH 验证。某患者之前做 qPCR 检测提示疑似阳性,再做 FISH 检测后,明确为 ALK 阳性,最终确诊。

2. 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快速出结果的 “优选”

如果病情紧急,需要尽快确定治疗方案(比如晚期患者),qPCR 检测是不错的选择 —— 它能快速检测出 ALK 基因重排产生的融合片段,1-2 天就能出结果,费用也相对低。但它只能检测常见的 ALK 融合类型(如 EML4-ALK),如果是少见的融合类型,可能会漏检,需要和医生说明情况。某晚期患者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后,做 qPCR 检测,2 天就确定是 ALK 阳性,及时用上了靶向药,没耽误治疗。

3. 下一代测序(NGS):能查多种基因的 “全面检查”

NGS 检测可以同时检测 ALK、EGFR、ROS1 等多种基因突变,不仅能确定是否为 ALK 阳性,还能排查是否有其他基因突变,为后续治疗留好 “备选方案”(比如以后 ALK 靶向药耐药,可能用到其他靶向药)。但这种检测费用高、出结果时间长(7-10 天),适合想全面了解基因情况的患者,或病情复杂、需要多方案备选的患者。某患者做 NGS 检测,不仅确诊了 ALK 阳性,还发现了其他不影响当前治疗的基因突变,医生说以后万一耐药,有更多治疗选择。

三、影像学检查:明确 “癌症范围和分期”,是诊断的补充

确定是 ALK 阳性肺癌后,还需要做影像学检查,看癌症有没有转移,处于哪个阶段,这对制定治疗方案(比如能不能手术、用不用联合放疗)很重要。

1. 胸部增强 CT:看清肺部病灶和纵隔淋巴结

胸部增强 CT 比普通 CT 更清晰,能详细显示肺部原发灶的大小、形状、边界(比如有没有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还能看纵隔淋巴结有没有肿大(提示可能转移)。做检查时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检查前要告知医生是否有造影剂过敏史,检查后多喝水,帮助造影剂排出。某患者做胸部增强 CT,发现肺部病灶 11mm,纵隔淋巴结没有肿大,为早期 ALK 阳性肺癌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2. 脑 MRI(增强):排查 “最容易转移的部位”

ALK 阳性肺癌很容易早期发生脑转移,即使没有头痛、头晕等症状,也必须做脑 MRI 排查。增强脑 MRI 能发现微小的脑转移灶(最小 2mm),比脑 CT 更敏感。做检查时需要躺在机器里,保持头部不动,过程约 30 分钟,有点噪音但不疼, claustrophobia(幽闭恐惧症)患者可以提前和医生说,用点镇静药。某患者看似病情稳定,做脑 MRI 却发现了一个 3mm 的转移灶,医生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避免了病情进展。

3. 全身骨扫描:看是否有 “骨转移”

骨转移也是 ALK 阳性肺癌常见的转移类型,早期可能没有疼痛症状,需要做全身骨扫描排查。检查时会先注射少量放射性药物,2-3 小时后再做全身扫描,如果某个部位有骨转移,药物会在那里聚集,显示出 “热点”。这种检查辐射量很低,对身体影响小,但孕妇和儿童要避免接触。某患者做全身骨扫描,发现肋骨有一个微小转移灶,医生在靶向治疗的同时,加了预防骨相关事件的药物,控制得很好。

4. PET-CT(可选):一次性评估全身情况

如果想一次性了解全身是否有转移,PET-CT 是个选择 —— 它结合了 PET(功能成像,看细胞活性)和 CT(解剖成像,看位置),能发现全身的转移灶,包括淋巴结、肝、肾上腺等。但它费用高(约 1 万元),辐射量也比其他检查大,一般不是必做项,医生会根据病情建议(比如晚期患者或怀疑有多处转移时)。某晚期患者做 PET-CT,一次性发现了肺内转移和纵隔淋巴结转移,不用再做其他全身检查,节省了时间。

四、其他辅助检查:评估 “身体能不能耐受治疗”,是诊断的保障

除了上述核心检查,还需要做一些辅助检查,评估身体状况,看是否能耐受后续治疗(比如手术、靶向药)。

1. 肺功能检查:看肺部 “储备能力”

肺功能检查能测肺活量、通气功能等,评估肺部储备能力 —— 如果要做手术,需要肺功能达到一定标准;即使不手术,用靶向药或放疗,也需要了解肺部基础情况,避免治疗后肺功能恶化。检查时需要对着仪器吹气、吸气,配合医生指令就行,没有痛苦。某患者肺功能稍差,医生根据结果调整了治疗方案,选择了对肺功能影响小的靶向药,治疗后肺功能没有下降。

2. 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血液检查:看身体 “基础状态”

还需要做血常规(看白细胞、血小板是否正常,排除感染或出血风险)、肝肾功能(看肝肾是否能代谢药物,避免靶向药伤肝肾)、肿瘤标志物(如 CEA、CYFRA21-1,辅助判断病情和后续随访)。这些检查只需要抽一管血,早上空腹做就行,出结果快(当天或次日)。某患者肝肾功能有点异常,医生先调理了一段时间,再用靶向药,避免了肝肾损伤。

总的来说,诊断 ALK 阳性肺癌需要做的检查,围绕 “定性(病理)、定亚型(基因检测)、定范围(影像学)、定耐受度(辅助检查)” 四个核心,每一项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用因检查多而焦虑,这些检查都是为了精准诊断,让后续治疗更有针对性。如果对某项检查有疑问,直接问医生 “这项检查能帮我确定什么”“有没有更适合我的检查方式”,医生会给你详细解答,帮你消除顾虑。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