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瘤的诱因有哪些?
文章摘要
讲师:曾强,六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讲师:曾强,六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说起皮肤肿瘤,很多人会觉得离自己很远,但其实它的诱因就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每天都暴露在各种环境中,一些不经意的习惯、外界的刺激,都可能慢慢增加皮肤肿瘤的风险。今天就用大家能听懂的话,聊聊皮肤肿瘤常见的诱因,帮大家提前做好防范。
一、紫外线:最 “常见” 的诱因,藏在阳光里
提到皮肤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阳光,皮肤肿瘤也不例外,紫外线可以说是皮肤肿瘤最主要、最常见的诱因之一。我们平时晒太阳时,阳光里就含有紫外线,适量的紫外线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但如果长期、过量接触,就会对皮肤细胞造成伤害。
大家可能会疑惑,紫外线怎么会伤皮肤呢?简单来说,皮肤细胞里有 “遗传物质”(就像细胞的 “说明书”),紫外线的能量会破坏这份 “说明书”,让皮肤细胞的生长变得 “混乱”。刚开始可能只是晒黑、长晒斑,但时间久了,混乱的细胞可能会失控生长,慢慢就可能发展成皮肤肿瘤。
比如经常在户外工作的人,像建筑工人、农民,如果不做好防晒,每天长时间晒在太阳下,皮肤长期受紫外线 “烤验”,风险就会比室内工作的人高;还有喜欢在海边、高原度假,或者经常晒日光浴的人,因为这些地方的紫外线更强,皮肤吸收的量也更多,伤害也会更大。
不过大家也不用怕,应对紫外线的方法很简单:出门时涂防晒霜(选 SPF30+、PA+++ 以上的,记得每隔 2-3 小时补涂一次),戴宽边帽子、穿长袖衣服或防晒衣,尽量避开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出门,做好这些就能大大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二、遗传因素:天生的 “小风险”,但不是 “定数”
除了外界环境,皮肤肿瘤也和 “遗传” 有点关系,简单说就是如果家里人有过皮肤肿瘤,那自己患病的风险可能会比别人稍高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
为什么会和遗传有关呢?就像有些人天生皮肤白、容易晒红,有些人天生皮肤里的 “防护因子”(比如黑色素)比较少,这些特点可能会通过基因传给下一代。比如有一种叫 “基底细胞癌” 的皮肤肿瘤,如果家族里有人得过,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概率会比普通家庭高一点;还有一种罕见的 “遗传性皮肤癌综合征”,虽然少见,但确实会让家族成员的风险明显增加。
不过大家别太担心 “遗传” 这个事,它只是一个 “潜在风险”,不是 “必然结果”。就算家里有皮肤肿瘤患者,只要平时做好防晒、避开其他诱因,定期检查皮肤,也能有效降低自己的风险。比如定期看看自己的皮肤,有没有新长出来的疙瘩、斑点,或者原来的痣、斑有变化(比如变大、颜色变深、形状不规则),发现异常及时去医院,就能早发现、早处理。
三、长期接触 “有害物质”:藏在工作和生活里
有些皮肤肿瘤的诱因,和长期接触一些 “有害物质” 有关,这些物质可能藏在工作中,也可能藏在日常生活里,只是很多人没注意。
先说说工作中的 “有害物质”。比如长期在化工厂、染料厂工作的人,可能会接触到苯、沥青、焦油这些化学物质;还有从事橡胶加工、农药生产的人,也会接触到一些对皮肤有刺激的化学原料。这些物质如果长期接触皮肤,又没有做好防护,就会慢慢损伤皮肤细胞,增加肿瘤的风险。比如以前有报道,长期接触沥青的修路工人,皮肤容易出现异常增生,时间久了可能发展成皮肤肿瘤。
除了工作,生活中也有一些 “隐形的有害物质”。比如有些人喜欢用一些来源不明的 “偏方药膏”“美白产品”,这些产品里可能含有过量的激素、重金属(比如汞、铅),长期涂在皮肤上,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让皮肤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进而增加肿瘤的风险。还有一些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比如某些医疗设备、工业用的放射源),如果防护不到位,也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
应对这些 “有害物质” 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在工作中,如果需要接触化学物质,一定要按要求戴手套、穿防护服,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生活中买护肤品、药膏时,要选正规厂家生产、有质量保障的产品,别轻信 “快速美白”“根治皮肤病” 的偏方,有皮肤问题及时去医院,让医生开正规的药。
四、慢性皮肤炎症:“小毛病” 拖久了,也可能有风险
很多人可能觉得,皮肤发炎是小事,比如长湿疹、皮炎,或者皮肤被烫伤、烧伤后留下的疤痕,只要不疼不痒,就不用管。但其实,有些慢性的皮肤炎症,如果长期不愈合、反复刺激,也可能慢慢发展成皮肤肿瘤,这就是 “炎症反复刺激” 导致的风险。
为什么炎症会和皮肤肿瘤有关呢?简单来说,皮肤发炎时,身体会派 “免疫细胞” 来修复损伤,但如果炎症长期不好,免疫细胞就会一直 “活跃” 在发炎的部位,反复的修复和刺激,可能会让皮肤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慢慢出现异常增生,时间久了就可能变成肿瘤。
比如有些人有 “慢性溃疡”,就是皮肤破了之后,长时间(比如几个月、几年)不愈合,一直处于红肿、渗液的状态;还有一些人有 “烧伤疤痕”,尤其是面积比较大、经常发痒、反复破损的疤痕;另外,像 “慢性放射性皮炎”(比如长期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皮肤出现反复发炎、脱皮),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都可能增加皮肤肿瘤的风险。
所以大家要记住,皮肤出现炎症后,别拖着不治。比如长了湿疹、皮炎,及时去医院开药膏,按医嘱涂药,让炎症尽快好起来;如果皮肤有伤口,要好好护理,避免感染,让伤口尽快愈合;如果有长期不愈合的溃疡、反复发痒的疤痕,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让医生判断有没有风险,别等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五、不良生活习惯:“日积月累” 的风险,自己能控制
除了上面说的外界因素,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皮肤肿瘤的风险,而这些习惯,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
首先是 “吸烟”。很多人知道吸烟伤肺,但很少有人知道,吸烟也会伤皮肤。香烟里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比如尼古丁、焦油),这些物质会随着血液流到全身,包括皮肤,破坏皮肤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让皮肤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同时还会损伤皮肤细胞的 “遗传物质”,增加肿瘤的风险。有研究发现,长期吸烟的人,患 “鳞状细胞癌”(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高很多。
其次是 “饮酒过量”。过量饮酒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让身体对抗有害物质、修复皮肤损伤的能力下降。同时,酒精还会扩张皮肤血管,让皮肤更容易受到紫外线、化学物质的刺激,间接增加皮肤肿瘤的风险。比如有些人喝酒后喜欢在户外暴晒,皮肤受到的伤害会比不喝酒时更大。
另外,“熬夜、作息不规律” 也会影响皮肤健康。长期熬夜会让身体的内分泌紊乱,皮肤的新陈代谢变慢,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皮肤问题,同时也会降低免疫力,让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伤害,增加肿瘤的风险。
这些不良习惯其实很好改:尽量戒烟,少喝酒,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规律作息。不仅能保护皮肤,对整个身体的健康都有好处。
六、年龄增长:“自然规律” 下的风险,更要做好防护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肿瘤的风险也会慢慢增加,这是因为皮肤在长期的 “使用” 过程中,会积累很多损伤。比如年轻时晒过的太阳、接触过的有害物质,这些伤害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显现出来;同时,年龄大了之后,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皮肤细胞的修复能力也会变弱,一旦皮肤细胞出现异常,身体很难及时 “纠正”,就容易发展成肿瘤。
比如中老年人更容易得 “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这两种皮肤肿瘤在 50 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更高;而另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瘤 “黑色素瘤”,虽然在年轻人中也有,但年龄越大,风险也越高。
年龄增长是自然规律,我们没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做好防护来降低风险。比如中老年人更要注意防晒,平时多观察自己的皮肤,尤其是脸上、手上、胳膊这些经常暴露的部位,一旦发现有新长的疙瘩、斑点,或者原来的痣有变化,及时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皮肤肿瘤的治愈率其实很高。
总结:了解诱因,做好防护,皮肤健康不用愁
其实皮肤肿瘤的诱因大多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紫外线、遗传、有害物质、慢性炎症、不良习惯、年龄增长,这些因素看起来多,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就能一一应对:做好防晒,避开有害物质,及时治疗皮肤炎症,改掉不良习惯,定期检查皮肤。
皮肤是我们身体的 “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容易观察到变化的器官。平时多留意皮肤的状态,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就能很好地保护皮肤健康,远离皮肤肿瘤的困扰。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