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ALK 阳性肺癌什么时候做手术好?

ALK 阳性肺癌什么时候做手术好?

2025-09-22 15:27:27
阅读量:1825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吕星旺,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吕星旺,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知道自己能做手术后,我天天催医生安排时间,可医生说‘再等等,先吃 2 个月靶向药’,我心里急得慌 —— 早做手术早放心,为啥还要等?会不会等的这段时间肿瘤变大了?问了病友,有人说确诊后尽快做,有人说要先调理身体,更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在 ALK 阳性肺癌的治疗中,“手术时机” 的选择比 “手术方式” 更需要精准把控:太早做可能因身体没准备好、病灶没控制住增加风险,太晚做又可能错过最佳根治时机。其实手术时间不是 “越早越好”,而是要结合病情分期、靶向药疗效、身体状态综合判断,找到 “病灶适合切、身体能耐受” 的黄金节点。今天就拆解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手术时机,帮你不再纠结 “啥时候做手术最合适”。

先说说早期 ALK 阳性肺癌(Ⅰ 期 -Ⅱ 期)的手术时机,这类患者病灶局限,没有远处转移,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尽早手术” 是原则,但也不是 “确诊当天就做”,得给身体留足准备时间。一般来说,确诊后 1-2 个月内安排手术比较合适,这段时间主要用来做术前检查(如胸部增强 CT、肺功能、心脏超声),排除手术禁忌,同时调理身体:比如有吸烟习惯的患者,要提前 2 周戒烟,减少术后肺部感染风险;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把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避免手术中出现并发症。有位 ⅠA 期患者,确诊后先做了 1 周的肺功能锻炼,又用 2 周把血压控制稳定,之后做手术,术后恢复很顺利,5 天就出院了。不过如果检查发现肿瘤有快速进展迹象(比如 1 个月内直径增大超过 20%),就需要缩短准备时间,尽快手术,避免病灶变大增加切除难度。

再聊聊局部晚期 ALK 阳性肺癌(部分 Ⅲ 期)的手术时机,这类患者不能直接手术,得先做 “靶向药降期治疗”,等病灶缩小到可切除范围后再手术,所以手术时机要根据靶向药的疗效来定,通常是 “靶向药治疗 2-4 个月后”。比如肿瘤侵犯纵隔淋巴结的患者,先吃 2 个月靶向药,复查 CT 如果发现肿瘤缩小、淋巴结转移消失,就可以安排手术;如果 2 个月后病灶缩小不明显,可能需要再延长 1-2 个月靶向药疗程,直到病灶达到可切除标准。有位 ⅢA 期患者,先吃了 3 个月靶向药,肿瘤从 5cm 缩小到 2cm,纵隔淋巴结转移也没了,医生评估后认为可以手术,术后继续吃靶向药,目前已经无瘤生存 2 年。不过要注意,靶向药降期治疗期间,需要每 1 个月复查一次,密切关注病灶变化,如果出现病灶增大、新转移,就要及时调整方案,不能再等手术。

还有一种情况是 “术后辅助治疗后的二次手术”,虽然很少见,但有些早期患者术后复查发现局部复发(比如手术部位附近出现小病灶),如果符合手术条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手术。这类手术的时机通常是 “发现复发后 1 个月内”,因为复发灶刚开始比较小,尽早切除能避免扩散,而且此时患者身体状态还比较稳定,能耐受手术。有位患者术后 1 年发现手术侧肺部有一个 1cm 的复发灶,医生建议尽快手术,术后配合靶向药治疗,目前已经稳定 1 年多,没有再复发。不过如果复发灶位置特殊(比如靠近大血管),或者患者身体状态差,可能需要先做短期靶向药治疗,让病灶缩小后再手术。

除了病情因素,“身体状态” 也是决定手术时机的关键,即使病灶适合手术,如果身体没调理好,也不能急着做。比如患者正在发烧、有肺炎,需要先通过抗生素治疗感染(如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头孢类或喹诺酮类药物),等体温稳定在 37.3℃以下、肺部 CT 显示炎症吸收、血常规白细胞恢复正常后再手术,否则术后肺部感染风险会增加 3-5 倍,严重时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如果患者刚做完其他手术(比如胆囊切除、骨折手术),需要等身体组织修复、体力基本恢复 3-6 个月,期间通过复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确认身体无明显异常,再评估是否能做肺癌手术,避免短时间内两次手术导致身体过度消耗,增加术后出血、免疫力下降等风险。有位 65 岁患者确诊早期 ALK 阳性肺癌时,正好因细菌性肺炎出现持续咳嗽、咳痰,肺部 CT 显示右肺下叶炎症浸润,医生先给他静脉输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 2 周,同时配合雾化吸入缓解咳嗽,复查时炎症完全消退,才安排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术后仅 3 天就拔除胸腔引流管,没有出现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恢复得很顺利。另外,老年患者或身体虚弱的患者,术前需要更长时间调理,比如通过营养支持(每日补充优质蛋白质 1.2-1.5g/kg 体重,如鸡蛋、鱼肉、蛋白粉,搭配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适度运动(每天慢走 30 分钟、早晚各做 10 分钟深呼吸训练或有效咳嗽训练)增强体力,通常要调理 1-2 个月,术前还需通过肺功能检查(如 FEV1、DLCO)、心脏超声评估心肺储备能力,确保身体能耐受手术创伤。

总的来说,ALK 阳性肺癌的手术时机没有 “固定日期”,早期(Ⅰ 期、Ⅱ 期)患者在身体通过术前评估(如心肺功能达标、无活动性感染、营养状况良好)后尽早做,避免病灶进展;局部晚期(ⅢA 期)患者若初始病灶较大或侵犯纵隔淋巴结,可先使用 ALK 靶向药(如阿来替尼、塞瑞替尼)治疗 2-4 个周期,待肿瘤缩小、分期降为可手术范围后再做,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复发患者若仅出现孤立性肺内或肺外转移灶(如单个脑转移灶已通过放疗控制),发现后尽快做,避免病灶扩散。核心是 “让病灶处于最佳切除状态(如体积缩小、边界清晰),让身体处于最佳耐受状态(如基础病稳定、免疫力正常)”。不用因着急而催促医生,比如看到他人术后恢复快就要求提前手术,忽视自身炎症未控制的问题;也不用因担心手术风险而拖延,比如明知病灶适合手术却迟迟不做,导致肿瘤进展至无法切除。关键是和医生充分沟通:说说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近期是否有感冒、乏力等不适)、对手术的顾虑(如担心术后疼痛、恢复时间),让医生结合复查结果(病灶大小、位置变化、是否有新转移)、身体评估报告(如术前营养评分、心肺功能分级),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时间表。如果对手术时机有疑问,比如不清楚 “靶向药降期需要多久”“术前调理期间是否需要继续吃靶向药”,也可以多咨询胸外科和肿瘤科医生,胸外科医生侧重评估手术可行性与风险,肿瘤科医生侧重判断病情进展与靶向治疗效果,获取不同专业的意见,这样才能确保手术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提高治愈率,获得最好的效果。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