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结直肠癌怎么治疗?

结直肠癌怎么治疗?

2025-11-17 14:32:08
阅读量:3245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于刚,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讲师:于刚,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确诊结直肠癌后,医生说要根据‘分期’定治疗方案,有人只需要做手术,有人要先化疗再手术,还有人要长期吃靶向药 —— 到底结直肠癌的治疗有哪些方法?不同情况该怎么选?会不会有很多副作用?” 这是患者确诊后最关心的问题。结直肠癌的治疗并非 “一刀切”,而是根据癌症分期、肿瘤位置、身体状态等制定个性化方案,涵盖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了解不同治疗方式的适用场景和特点,能帮助患者更清晰地参与治疗决策。

早期结直肠癌:以 “局部治疗” 为主,创伤小、恢复快。早期结直肠癌(肿瘤局限于肠道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转移)的治疗核心是 “彻底清除局部肿瘤”,多采用局部治疗手段,无需全身治疗。最常用的是内镜下切除,比如黏膜切除术(EMR)、黏膜下层剥离术(ESD),通过肠镜将肿瘤完整切除,全程无需开腹,术后 1-2 天即可出院,仅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出血,恢复后不影响正常生活。若肿瘤稍大、内镜下切除难度高,可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打几个小孔就能完成肿瘤切除,术后疼痛轻、恢复快,1 周左右即可拆线。早期患者术后通常无需化疗或放疗,只需定期复查(每 6-12 个月一次肠镜),5 年生存率超过 90%。一位早期乙状结肠癌患者,通过内镜下切除肿瘤,术后 3 个月复查肠镜无异常,目前已恢复正常工作,饮食和运动都不受限。

中期结直肠癌:“手术 + 辅助治疗” 结合,降低复发风险。中期结直肠癌(肿瘤穿透肠壁或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治疗需要 “手术为主、辅助治疗为辅”,既要切除肿瘤及受累组织,也要清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手术治疗是核心,结肠癌多采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及区域淋巴结;直肠癌则需根据肿瘤位置决定是否保留肛门,位置较高的直肠癌可做保肛手术,位置过低的则需切除肛门并做造瘘(术后通过造口袋排便)。术后需配合辅助治疗:结肠癌患者通常做 6 个月辅助化疗,常用药物组合如 “卡培他滨 + 奥沙利铂”,减少复发风险;直肠癌患者除了辅助化疗,还可能需要辅助放疗,降低局部复发概率。辅助治疗可能带来恶心、乏力、脱发等副作用,但多可通过药物缓解,治疗结束后会逐渐恢复。一位中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完成 6 个月化疗和 25 次放疗,虽然化疗期间出现轻微脱发,治疗结束后 3 个月头发重新长出,目前术后 2 年复查无复发,造瘘口护理良好,生活能自理。

晚期结直肠癌:“全身治疗” 为主,兼顾局部控制。晚期结直肠癌(有肝、肺等远处转移)的治疗目标是 “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以全身治疗为主,必要时配合局部治疗。化疗是基础,常用方案如 “FOLFOX”“XELOX”,能抑制全身癌细胞生长,缓解症状,多数患者化疗后肿瘤会缩小或稳定。若肿瘤存在特定靶点(如 RAS 野生型、HER-2 阳性),可联合靶向治疗,比如抗 EGFR 靶向药(西妥昔单抗)、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贝伐珠单抗),靶向药能精准攻击癌细胞,副作用比化疗轻,联合使用可使晚期患者生存期延长至 3-5 年。部分患者若转移灶局限(如仅 1-2 个肝转移灶),在全身治疗控制稳定后,可做转移灶切除手术,进一步延长生存期。一位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先通过 “化疗 + 抗 EGFR 靶向药” 治疗 4 个月,肝转移灶从 3 厘米缩小到 1 厘米,随后手术切除转移灶,术后继续靶向治疗维持,至今已存活 5 年,日常活动不受影响。

特殊情况的治疗: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方案。除了常规分期治疗,部分特殊情况的结直肠癌需要个性化方案。比如老年患者(70 岁以上),若身体虚弱、基础病多,可能无法耐受高强度化疗,医生会适当降低化疗剂量或选择温和的靶向药,优先保证生活质量;遗传性结直肠癌(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若肠道内息肉过多,可能需要提前做全结肠切除手术,预防癌症发生;肿瘤引起急症(如肠道梗阻、大出血)的患者,需先做急诊手术解除危机,待身体恢复后再做后续治疗。一位 80 岁的晚期直肠癌患者,因心肺功能差无法化疗,医生为其选择单药靶向治疗,治疗后肿瘤稳定,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目前已带瘤生存 2 年,能正常进食和散步。

多学科协作(MDT):为患者制定最优方案。结直肠癌治疗涉及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多学科协作(MDT)已成为规范治疗的重要模式。患者确诊后,由多个科室医生共同评估病情,结合肿瘤分期、位置、患者身体状态等,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避免单一科室决策的局限性。比如中期直肠癌患者,MDT 团队会讨论是否需要术前放化疗、手术方式如何选择;晚期患者则会评估靶向药使用时机、是否适合转移灶手术。一位晚期结肠癌肺转移患者,通过 MDT 讨论,确定先做 2 个月化疗 + 靶向治疗,待肺转移灶缩小后再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目前病情稳定。

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做好护理,配合治疗。无论哪种治疗方式,患者都需要做好护理以顺利度过治疗期。饮食上,化疗期间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蛋羹、粥、鱼肉等,避免油腻辛辣;手术患者术后逐步从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促进伤口愈合。副作用管理上,化疗引起的恶心可遵医嘱吃止吐药,腹泻可吃蒙脱石散,皮肤瘙痒可涂温和保湿霜。心理上,可通过与家人交流、听音乐、加入病友群缓解焦虑,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耐受性。一位化疗患者,通过清淡饮食和适度散步,恶心、乏力症状明显减轻,顺利完成 6 个周期化疗。

总之,结直肠癌的治疗需 “分期施策、个体化选择”,早期以局部治疗为主,中期手术结合辅助治疗,晚期以全身治疗为主,不同阶段有明确的治疗目标和方案。不用因 “治疗手段多” 而困惑,也不用因 “副作用” 而恐惧,在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并做好护理,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记住,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良好心态,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