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有哪些病理类型?
文章摘要
讲师:王晓勇,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讲师:王晓勇,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病理报告写着‘直肠中分化腺癌’,我听病友说还有黏液癌、印戒细胞癌,这些都是结直肠癌的类型吗?不同类型治疗方法一样吗?” 拿着报告的陈阿姨,对着病理类型的名称一脸疑惑。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病理类型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但普通患者往往分不清不同类型的区别,甚至以为 “结直肠癌都是一种”。其实结直肠癌有多种病理类型,每种类型的恶性程度、治疗反应都不同,今天咱们就逐一梳理,帮大家弄明白结直肠癌到底有哪些病理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先说说最常见的类型 ——“腺癌”,大概占所有结直肠癌的 90%-95%,是结直肠癌的 “主流类型”。腺癌是由肠道黏膜腺上皮细胞恶变形成的,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又能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之前咱们聊过肿瘤分化的意义)。高分化腺癌的癌细胞长得和正常腺上皮细胞比较像,恶性程度低,生长慢,预后好;低分化腺癌则相反,癌细胞形态混乱,恶性程度高,容易转移,预后差。比如有个患者确诊为高分化腺癌,早期手术切除后,不用化疗也能长期生存;而另一个低分化腺癌患者,即使是早期,术后也需要辅助化疗降低复发风险。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中晚期会结合化疗、靶向治疗,总体治疗方案相对成熟。
第二种常见类型是 “黏液腺癌”,占结直肠癌的 5%-10%,因肿瘤细胞能分泌大量黏液而得名。在显微镜下,黏液腺癌的癌细胞漂浮在黏液池中,看起来像 “黏液包裹着癌细胞”,这种结构让肿瘤更容易侵犯周围组织,也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和普通腺癌相比,黏液腺癌的恶性程度更高,治疗效果相对较差,5 年生存率比同分期的腺癌低 10%-15%。比如有两个 Ⅲ 期结直肠癌患者,一个是普通腺癌,术后化疗后随访 5 年没有复发;另一个是黏液腺癌,术后 2 年就出现了肝转移,需要进一步做靶向治疗。不过黏液腺癌对某些治疗的反应有特殊性,比如部分患者可能更适合免疫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案。
还有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类型 ——“印戒细胞癌”,占结直肠癌的 1%-3%,是腺癌的特殊亚型。印戒细胞癌的癌细胞内充满黏液,细胞核被挤到细胞一侧,看起来像 “戒指”,因此得名。这种癌细胞生长速度极快,早期就容易侵犯肠道壁全层,还会通过血液、淋巴快速转移,而且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较低,治疗难度大,预后很差。大部分印戒细胞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5 年生存率不足 30%。比如有个患者因腹痛就诊,确诊为印戒细胞癌时已经出现腹膜转移,虽然做了化疗和靶向治疗,但病情控制难度很大,生存期比普通腺癌患者短很多。不过印戒细胞癌比较少见,大部分患者还是以腺癌为主。
除了以上三种,还有一些罕见的病理类型,比如 “腺鳞癌”“鳞癌”“未分化癌” 等,加起来占比不到 1%。腺鳞癌同时具有腺癌和鳞癌的特征,恶性程度高,治疗需要兼顾两种肿瘤的特点;鳞癌原本多见于食管、皮肤等部位,在结直肠中很少见,多与长期炎症刺激有关;未分化癌则是癌细胞完全失去正常形态,无法判断来源,恶性程度最高,治疗效果最差。这些罕见类型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根据肿瘤特征、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通常会结合多种治疗手段。
可能有人会问:“病理类型是怎么确定的?会不会判断错?” 病理类型是通过 “组织病理学检查” 确定的 —— 医生从肿瘤中取一小块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经过固定、切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再根据医学标准判断类型。这个过程有严格的规范,比如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都有明确的形态特征,病理医生很少会判断错误。如果肿瘤组织取样不足,或类型特殊,医生可能会建议重新取组织,或请上级医院的病理专家会诊,确保类型判断准确,因为病理类型直接影响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病理类型还会影响治疗方案的细节调整。比如普通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常用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 方案;而黏液腺癌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更强烈的化疗方案,或联合靶向治疗;印戒细胞癌患者,可能需要尝试多种化疗药物组合,或更早使用免疫治疗。之前有个黏液腺癌患者,用普通腺癌的化疗方案效果不佳,医生调整为 “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 后,肿瘤才开始缩小。所以明确病理类型,是实现 “精准治疗” 的基础,不能忽视。
还要注意,同一肿瘤中可能存在 “多种病理类型混合” 的情况,比如部分区域是腺癌,部分是黏液腺癌,这种情况被称为 “混合性腺癌 - 黏液腺癌”。病理报告中会标注不同类型的占比,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会以 “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 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类型的特点。比如有个患者的肿瘤 70% 是腺癌,30% 是黏液腺癌,医生按黏液腺癌的治疗原则制定方案,术后化疗强度比普通腺癌患者高一些,降低复发风险。
最后想总结一下:结直肠癌主要有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病理类型,其中腺癌最常见、预后相对较好,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还有一些罕见类型。病理类型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如果对病理类型有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病理科医生或主治医生,弄清楚自己的肿瘤类型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为康复争取更多机会。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