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关注健康养生网 - 您身边的健康顾问

首页 国内健康 腺癌是结直肠癌常见类型吗?

腺癌是结直肠癌常见类型吗?

2025-09-27 13:55:19
阅读量:1560
健康养生网

文章摘要

讲师:黄玉霞,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讲师:黄玉霞,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医生说我得的是结直肠腺癌,病友群里十个人有八个也是腺癌 —— 难道腺癌真的是结直肠癌里最常见的类型?” 刚确诊的赵先生,在和病友交流后对自己的病理类型产生了好奇。在结直肠癌的多种病理类型中,腺癌始终是 “高频出现” 的类型,但很多患者只知道自己是腺癌,却不清楚它为何常见、有什么特点,以及治疗上有哪些针对性方案。今天咱们就聚焦腺癌,解答 “腺癌是否是结直肠癌常见类型” 这个问题,同时聊聊腺癌的关键信息,帮大家更全面地认识这种主流病理类型。

先给出明确答案:腺癌不仅是结直肠癌的常见类型,更是 “绝对主流”—— 在所有结直肠癌患者中,腺癌占比高达 90%-95%,也就是说,每 100 个结直肠癌患者里,有 90 到 95 个确诊的是腺癌。这个数据是长期临床统计的结果,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诊疗指南,都将腺癌作为结直肠癌病理类型的 “重点研究对象”。比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近 5 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腺癌患者占比 93%,其余 5%-7% 为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其他类型。之所以腺癌如此常见,是因为结直肠黏膜主要由腺上皮细胞构成,而腺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后,最容易形成腺癌,这和结直肠的生理结构密切相关。

腺癌之所以能成为结直肠癌的主流类型,还和它的 “生长特点” 有关 —— 腺癌通常从肠道黏膜表面的腺上皮细胞开始恶变,早期多表现为息肉样隆起或黏膜增厚,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不会像印戒细胞癌那样快速侵犯深层组织。这种相对 “温和” 的生长方式,让它有更多机会在肠道内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临床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比如早期腺癌患者,肿瘤可能只是一个几毫米的小腺瘤癌变,通过肠镜检查就能发现;而如果是生长速度快的类型,可能在早期就已经侵犯肠道壁,甚至发生转移,相对不容易在 “早期阶段” 被大量发现,临床统计占比自然更低。

结直肠腺癌还能根据 “癌细胞的分化程度” 进一步细分,这也是腺癌诊疗中很关键的信息。之前咱们聊过肿瘤分化,腺癌同样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种 —— 高分化腺癌的癌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腺上皮细胞,排列相对整齐,恶性程度低,治疗后预后好,5 年生存率能达到 70%-90%;中分化腺癌介于两者之间,恶性程度和预后中等;低分化腺癌的癌细胞形态混乱,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5 年生存率约 30%-50%。比如有两个早期腺癌患者,一个是高分化,术后不用化疗,随访 5 年没有复发;另一个是低分化,术后需要做辅助化疗,降低复发风险。这种细分让医生能更精准地判断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从 “发病部位” 来看,结直肠腺癌在结肠和直肠的分布相对均匀,没有明显的部位偏好。比如结肠癌中腺癌占比 92%,直肠癌中腺癌占比 94%,差异很小。不过不同部位的腺癌,治疗方式会有细微区别 —— 比如直肠腺癌如果位置靠近肛门,可能需要考虑是否保留肛门,手术方式会选择腹腔镜或经腹会阴联合切除;而结肠腺癌手术更多考虑切除肿瘤所在的肠段,对肛门功能影响较小。之前有个直肠中分化腺癌患者,肿瘤距离肛门 5 厘米,医生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同时保留了肛门功能;另一个升结肠腺癌患者,医生则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这种部位差异带来的治疗调整,也体现了腺癌诊疗的个体化特点。

腺癌的 “治疗方案相对成熟”,也是它作为主流类型的重要体现。由于腺癌占比高、研究深入,目前针对腺癌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完善 —— 早期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决定是否需要辅助化疗;中晚期腺癌则采用 “手术 + 化疗 + 靶向治疗” 的综合方案,部分患者还能联合放疗。比如晚期腺癌患者,如果基因检测显示 KRAS 野生型,能使用西妥昔单抗等靶向药,有效率比单纯化疗提高 20%-30%;而如果是其他少见病理类型,可能缺乏针对性的靶向药,治疗方案选择相对有限。这种成熟的诊疗体系,也让腺癌患者能获得更规范、更有效的治疗。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腺癌这么常见,是不是所有腺癌的治疗方法都一样?” 当然不是,除了分化程度、发病部位,腺癌的治疗还会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等综合判断。比如同样是 Ⅲ 期腺癌,身体状况好的患者能耐受高强度化疗,而老年体弱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化疗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有肝转移的晚期腺癌患者,可能需要先做化疗缩小转移灶,再评估是否能手术切除,而没有转移的患者,治疗重点则是手术根治。之前有个 65 岁的 Ⅲ 期腺癌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医生为他制定了温和的化疗方案,同样达到了控制病情的效果,避免了严重副作用。

还要注意,即使是腺癌,也可能出现 “特殊情况”—— 比如部分腺癌患者会合并黏液腺癌成分(混合性腺癌 - 黏液腺癌),或者出现神经侵犯、脉管癌栓等高危因素,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治疗方案和预后。病理报告中会详细标注这些信息,医生会根据完整的病理结果制定方案。比如有个腺癌患者,病理报告显示 “中分化腺癌,局部可见黏液成分”,医生在制定术后化疗方案时,参考了黏液腺癌的治疗原则,适当加强了化疗强度,降低复发风险。

最后想总结一下:腺癌是结直肠癌绝对的常见类型,占比 90%-95%,其常见性和结直肠的生理结构、生长特点密切相关。腺癌能根据分化程度细分,治疗方案成熟,预后因分化程度和分期不同而有差异。如果确诊为结直肠腺癌,不用过度恐慌,因为目前有完善的诊疗体系支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结合分化程度、分期等信息,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明确自己的腺癌类型细节,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为康复争取更多机会。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

 

分享本文:
的头像

作者:

资深健康领域编辑,拥有10年健康资讯撰写经验,专注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查看更多文章

网友评论

订阅健康资讯

定期获取最新健康资讯、专家建议和实用健康技巧

我们尊重您的隐私,不会向第三方分享您的信息

获取最新健康资讯

订阅我们的健康通讯,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和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