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治疗后,这样补充营养更科学
文章摘要
讲师:李青,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讲师:李青,安庆市立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清晨的营养科诊室里,总能遇到带着各种食补疑问的宫颈癌患者:有的手里攥着家人准备的 “抗癌食谱”,纠结要不要每天喝大量的滋补汤;有的则担心营养过剩影响恢复,连鸡蛋、牛奶都不敢多吃;还有人听说某种食物能 “防癌”,就顿顿都吃,结果肠胃反而不舒服。其实,宫颈癌治疗后身体处于恢复关键期,营养补充既不能盲目 “大补”,也不能过度 “节食”,需要科学合理地搭配。今天就从营养需求、食物选择、常见误区等方面,和大家聊聊宫颈癌治疗后该如何科学补充营养。
先说说治疗后身体到底需要哪些营养。经历过手术、放疗或化疗后,身体的组织修复、免疫力提升都需要充足的 “能量支持”。其中,优质蛋白质是重中之重,它就像身体的 “修复师”,能帮助修复受损的细胞和组织,还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感染风险。像鸡蛋、牛奶、鱼肉、瘦肉、豆制品这些食物,都是优质蛋白质的好来源,而且消化吸收起来也比较容易,适合治疗后肠胃功能还在恢复的患者。除了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能少,它们参与身体的各项代谢活动,比如维生素 C 能促进伤口愈合,维生素 B 族能帮助缓解疲劳,而钙、铁等矿物质则对维持骨骼健康、预防贫血有帮助,这些营养素主要从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中获取。
很多患者和家属都觉得,治疗后身体虚弱,必须靠 “大补汤” 才能补回来,于是每天熬制人参汤、鹿茸汤等滋补品。其实,这种做法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一方面,很多滋补汤的营养成分主要还是在食材本身,汤里溶解的蛋白质、维生素其实有限,过量喝汤反而会占用胃容量,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像人参、鹿茸这类滋补药材,性质偏温补,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上火、失眠等不适,甚至影响病情恢复。如果确实想通过汤品补充营养,建议选择清淡的蔬菜汤、鸡汤、鱼汤等,少放调味料,同时也要吃掉汤里的食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如果想使用滋补药材,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恢复情况来决定,不要盲目跟风。
也有不少患者会陷入 “忌口焦虑”,听说某种食物 “不利于癌症恢复”,就彻底不敢碰。比如有的患者觉得鸡肉、海鲜是 “发物”,会导致病情复发,于是长期只吃蔬菜和主食;还有人担心脂肪摄入过多不好,连坚果、植物油都严格限制。其实,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正常食用鸡肉、海鲜等食物会导致宫颈癌复发,反而长期过度忌口会导致营养不均衡,比如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身体修复,脂肪摄入过少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反而不利于恢复。当然,确实需要避免一些不健康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腌制食品、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价值低,还可能加重肠胃负担或刺激身体。至于其他常见食物,只要新鲜、卫生、烹饪方式健康,适量食用都是没问题的,关键是保持饮食多样化。
考虑到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情况,在食物选择和烹饪方式上也需要多花点心思。比如食欲差的时候,可以把三餐分成四五顿小餐,每餐量少一点,这样更容易消化,也能避免因一次进食过多引起不适;食物的质地可以做得软烂一些,比如把蔬菜切碎煮成粥,把肉类做成肉末、肉丸,方便咀嚼和消化。烹饪时尽量选择蒸、煮、炖、烩等清淡的方式,避免煎、炸、烤,减少调味料的使用,尤其是盐和糖,过多摄入盐会增加肾脏负担,过多摄入糖则可能影响血糖稳定和免疫力。如果患者有吞咽困难或口腔黏膜不适,还可以将食物打成糊状,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能减少对口腔和食道的刺激。
除了日常饮食,有些患者可能会考虑通过营养补充剂来弥补饮食中的不足,比如蛋白粉、维生素片、矿物质补充剂等。宫颈癌治疗后,患者身体处于修复关键期,手术会消耗大量蛋白质用于组织愈合,放化疗可能影响消化道黏膜功能,导致食欲下降、吸收不良,这时候部分患者可能会担心日常饮食无法满足营养需求,进而将目光投向补充剂。但在选择和使用补充剂时,一定要谨慎,不能把补充剂当成 “万能药”—— 它们无法替代天然食物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营养素,更不能弥补饮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健康问题。
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补充剂。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初步判断:一方面观察日常饮食是否规律、均衡,比如每天能否摄入 1-2 个鸡蛋、300-500 克蔬菜、200-350 克水果,以及足量的主食和优质蛋白(如鱼、禽、豆制品),若能达到这样的饮食标准,通常无需额外补充;另一方面关注身体是否有明确的缺乏信号,比如术后复查发现血常规中血红蛋白偏低(提示贫血),或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提示蛋白质不足),这类情况才可能需要针对性补充。比如术后贫血需要补充铁剂时,医生会根据贫血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推荐不同剂量的有机铁或无机铁;食欲极差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需要补充蛋白粉时,营养师会结合患者体重、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蛋白总量,再减去饮食摄入部分,确定补充剂的用量。自行过量服用补充剂可能会带来副作用:过量补充维生素 A 可能导致头晕、恶心,长期过量还可能损伤肝脏;过量补充铁剂不仅会引起便秘或肠胃不适,还可能影响锌等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反而对身体恢复不利,甚至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治疗方式、恢复情况都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会有差异,所以没有一套 “万能的营养方案” 适合所有人。比如接受根治性放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放射性肠炎,导致肠道吸收功能减弱,对脂肪、乳糖的耐受性降低,营养方案需侧重低脂、低乳糖饮食,补充剂选择也需避开可能刺激肠道的类型;而接受微创手术的患者,身体创伤较小,恢复较快,营养需求更偏向常规修复所需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在补充营养的过程中,最好能定期(比如每 1-2 个月)咨询医生或临床营养师,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通过血常规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通过肝肾功能评估代谢能力,通过体重变化监测营养摄入是否充足,再结合饮食习惯(如是否素食、有无食物过敏)调整方案。比如患者若对牛奶蛋白过敏,营养师会推荐植物蛋白补充剂(如大豆蛋白粉)替代乳清蛋白粉;若存在乳糖不耐受,会建议选择无乳糖奶制品或通过其他食物补充钙。同时,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在调整饮食后出现腹胀、腹泻,可能是肠道对某些食物或补充剂不耐受;如果出现皮疹、瘙痒,可能是食物过敏,这些情况都要及时和医生沟通,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更换补充剂种类或剂量来解决问题。科学的营养补充是宫颈癌治疗后恢复的重要支撑,只有吃得合理、吃得健康,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帮助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力,让你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本项目由北京医学检验学会发起,齐鲁制药公益支持